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1-16
2022-11-16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从“求数量”转向“拼质量”

科技赋能加速苹果产业“强身健体”

作者: ■新华社记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33

    331.7万亩、产量400.4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占陕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这串数字,蕴含着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密码。
    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气候条件最好的苹果优势产区之一,近十年来,延安持续实施品种、管理、营销“三大创新”,不断推动苹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从“求数量”到“拼质量”
    握住果实、轻轻一转,66岁的村民赵永东摘下一颗苹果。“家里20亩果园,去年赚了12万元。今年苹果品相更佳、行情更好,收入不会差。”
    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果园,“技术范儿”十足:树冠高大、枝繁叶茂的传统乔化果树成为过去,矮化密植栽种的果园树形笔直、林间开阔;“豆菜轮茬”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防草布代替了除草剂,杀虫灯取代了杀虫剂。
    洛川县石头镇背古村,果农崔卫东正为两年前的“尝试”而庆幸。那时,他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示范站参观,决定改种“秦脆”新品种。如今,“秦脆”红利初显,崔卫东难掩兴奋:“新品种易于管理、丰产性高,我家7亩8分果园,今年预计收入15万元。将来盛果期,亩收入会是老品种的两倍。”
    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但因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延安苹果一度“好的不多、多的不好”。近十年来,当地苹果种植从“求数量”转向“拼质量”:优化品种、调整栽培技术、提高防灾能力,一路求新求变,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红色的富士、黄色的瑞雪、绿色的澳洲青苹……依托“院校+试验站+基层服务机构”体系,越来越多适生优生品种在黄土地“安家”,像这样的苹果新品种,洛川已陆续储备了600多个。
    2012年至2021年,延安苹果种植面积从315.4万亩增至331.7万亩,产量从260万吨提高到400万吨,产量增速明显快于种植面积增速,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87亿元。
    新业态新农人不断涌现
    从延安市区驱车半小时,便至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
    接完客户来电,果农乔桂梅走进果园,识别出客户认养的果树,动作利落地采摘、装箱,将苹果发往千里之外的北京。
    “客户用手机小程序认养果树,我定期为他们直播长势。采收后,再用快递发货,这叫作‘延安有我一棵苹果树’。”她说,“以往苹果熟了才能卖钱,如今果树一开花就有人认养。”
    果树认养悄然时兴,延安全市今年共有5.8万棵苹果树被认养出去。
    同是卖苹果,方法已是天壤之别。洛川县“王掌柜农业”公司,一颗颗刚刚采收的苹果顺次进入智能分选线。如同照CT一般,选果线为每个苹果拍摄出24张照片,依据外观、糖度、硬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拣。客户个性化下单,企业精准化销售。这样的选果线在延安已有105条,每小时可选果355吨。
    得益于冷链冷贮设备广泛应用,延安苹果渐渐从“论堆卖”变为“论个卖”,身价倍增,消费者也可四季尝鲜。
    业态更加多元,产业加速细分,链条不断延长,一批懂市场、脑子活的新农人应运而生。在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洛川苹果现代产业园,52家规模企业、300多家小微企业入驻于此,5000多人在这里就业。
    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说,以鲜果种植为代表的一产,以果网、果框、纸箱加工为代表的二产,以农资配送和仓储物流为代表的三产之间正在日益加速融合,带来聚合效益。凭借苹果这个“铁杆庄稼”,万千果农圆了小康梦。
    革命老区新名片
    坐在自家门前,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的果农张彦斌忙着将新摘的苹果打包装箱、发送快递。
    品质过硬、诚信经营,仅凭网络销售,去年张彦斌就卖出7万斤果子,赚了30多万元。“今年卖得更快、价格更高,预计收入能达到35万元。”
    延安市副市长魏延安说,延安70%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1%,一批重点县、镇、村农民收入的90%以上来源于苹果。苹果不仅是延安农业的第一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小小一颗苹果,富裕一方百姓,也刷新了千百年来黄土高原山村面貌。
    安塞区高桥镇政府驻南沟村干部张光红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业余时间,他最大的爱好是用手机直播果园美景,推介南沟村苹果。
    2015年以来,南沟村依托村集体经济开始种植苹果等作物。如今,柏油路修到家门口,生产路铺上苹果园。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南沟村成为黄土地上的一颗明珠。2018年,南沟村退出贫困村序列。2021年,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75万元。
    “苹果是咱老区延安的一张新名片。”张光红说,它让黄土高原变得生机勃勃,让革命圣地更加美丽。
    (陈钢、陈晨、张斌、李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