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1-10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宁波市工商联:做实“联”文章 建设“家”文化 |
|
作者:
■王建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546 |
|
|
|
|
|
|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其中,报告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许多新的重大论述,再次重申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为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也为高质量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指明了路径。 我们必须用党的理论武装大脑、指导实践,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领悟,深刻把握其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认真思考和研究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思路、具体路径、具体抓手,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好“宁波制造”和“宁波企业家”两大优势,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宁波工商联事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联合”是工商联组织的优势所在,“统战”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对于“两个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对工商联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具有强大的理论指引力和实践指导力。宁波市工商联要对标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市委要求,在“联”字上做文章,在“统”字上求实效,“联”出工作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联”出服务的温度、热度和力度。 做实“联心文章”,建设“红色之家”。“红色”是工商联最厚重的底色,“联心”是工商联最重要的使命。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民营经济和工商联工作的系列方针政策,立足新发展阶段宁波历史使命,找准工商联工作的新职能、新定位,确保工商联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综合运用新媒体矩阵、新表述方式,推动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深走实、常态长效。创新商会党建工作形式内容、方法手段,探索工商联参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增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亲和力、感召力,汇聚“甬商同心、跟党同行”的澎湃动力。 做实“联亲文章”,建设“亲清之家”。工商联的根基在企业、基础在商会。要把市场主体评价作为第一评价,把市场主体感受作为第一感受,密切联系企业,真诚走近企业家,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坚持亲而有度,全面拓展“1+3+1”亲清政商关系体系,推进清廉民企、清廉商会清单化、制度化、场景化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坚持亲而有为,持续擦亮“亲”的品牌,开展“走企连心”系列活动,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多务实管用的决策参考;持续拓展“亲”的平台,推动政企直接沟通协商;持续创新“亲”的形式,构建大调研格局,创新网络调研、大数据调研等形式,汇聚各方智力,全面提升调研参政整体效能。坚持亲上加亲,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商联改革和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研究,推动亲清政商关系创新发展。 做实“联谊文章”,建设“为民之家”。民营企业是共同富裕的生力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紧扣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引导民营企业在共建共享中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引领民营企业“练好内功、发展自己”,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创新赋能、数字赋能的先锋力量,推动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做大做优做好“蛋糕”,为共同富裕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民营企业“扛起责任、带动共富”,踊跃投身四川凉山州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浙商助力26县跨越式发展等行动。推进全市“百企扶百村”行动,组织商会和企业大力开展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和帮扶行动,以农指员派驻村为重点,带动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打造“城乡幸福共富之都”。 做实“联动文章”,建设“服务之家”。工商联工作具有系统集成优势,能联合涉企资源,打好服务“组合拳”。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需求导向,强化协同意识,全面梳理整合现有服务平台和服务资源,全面加强与党政部门、司法机关、金融机构、国内外工商社团等方面交流合作,想方设法联动一切服务资源,搭建“金盾护企”“金融助企”“经贸兴企”“精英强企”等多方平台,形成多跨协同联动机制,建成枢纽型“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坚持“专精特新”发展主攻方向,推进金融、科技、人才、市场等要素大力支持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领域,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获得感。 做实“联组文章”,建设“活力之家”。企业和企业家作用发挥得越好,工商联的根基就越扎实、作用就越明显。要深入推进商协会改革发展,提升民营企业家履职的动力、活力、能力,打造中国特色一流商会宁波标杆。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制定建设规划,行业商会协会抓扩面、异地商会组织抓提质、乡镇街道商会抓增效,扩大工商联工作在民营经济领域的覆盖面、话语权、影响力。推进工商联执常委队伍提质建设,举办“甬商发展周”,推广“亲清思享会”,打造界别委员工作室,建设靠得住、信得过、用得上、有作为的代表人士队伍。健全和落实企业家执常委履职尽责激励约束机制,把企业家参与工商联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做实“联连文章”,建设“品牌之家”。工商联机关工作是维系“民营经济人士之家”的基础,必须以机关能力蝶变推动“两个健康”工作系统蝶变,打造“奋进的工商联”宁波品牌。要提高政治能力,实施“红联甬动·共商同行”党建品牌提升工程,开展“三个机关”创建工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效化。提高统筹协调能力,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公转”,紧扣“两个健康”主题做好“自转”,市、县、商会一体加强“连转”,为宁波发展全局提供支持。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系统联络联系工作,推广服务数字化,提高服务精准度,整合服务优势、放大服务格局。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建设“甬商在线”,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工商联整体建设,紧扣工商联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中的职能定位,政企双向赋能,形成党建统领、数实融合、整体智治型“民营经济人士之家”。提高品牌传播能力,加强甬商风采和全市工商联标志性工作提炼总结、宣传推介,提高工商联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 (作者系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