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1-08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宜兴高塍镇高塍村:打出助力共富“组合拳” |
|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82 |
|
|
|
|
|
|
记者从江苏省宜兴市工商联获悉,该市高塍镇高塍村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团结商会等各方力量,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助推共同富裕中打出“组合拳”,取得成效。 高塍村扎根乡贤文化,以“连接故土、维系乡情”为目标,加强乡贤联络工作,探寻文化血脉,维系精神纽带。高塍村与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研究制定高塍村共同富裕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高塍村实际情况和发展前景的评价体系。 高塍村“5+30+X”共同富裕评价体系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综合考虑高塍村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目标。 “5+30+X”评价体系从经济富裕度、精神富裕度、服务优质度、生态宜居度、社会和谐度五个维度评价乡村共同富裕水平。在五个维度基础上,从高塍村实际情况进行网状发散,筛选出30个适用于高塍村的共同富裕指标,动态反映共同富裕发展态势。 为了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提升红色资源挖掘保护和管理能力,高塍村收集整合红色故事,不断挖掘红色资源,修缮“抗桥”遗迹,总结“抗桥”精神,激发村民爱国主义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高塍村是新四军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高塍村多方探寻红色历史,考察高塍村英雄烈士事迹,深入挖掘“高塍之战”“英雄坟”的红色历史,全面记录义士王伯勋的爱国救亡故事,总结“抗桥精神”;村委会辗转多地,动员各方热心群众寻访“抗桥”历史遗迹;相关企业家大力支持“抗桥”等抗战遗址、遗迹的修复重建工作。红色资源的探索有助于干部群众继承红色血脉,发扬大无畏的英雄精神与爱国情怀,讲好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旋律,传承红色血脉。 高塍村着力发挥商会效能,利用商会组织优势,带动企业家发挥“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敢闯敢拼”的优势,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高塍村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 高塍村联合村级企业积极探索数字化发展和科技创新。村委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服务商会会员企业为重点工作,一心一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发挥网格化精细管理及网格员铁脚板作用,注重收集企业意见建议。 高塍村注重围绕项目、技改扩能、征地建设、安全生产、执照审批服务、专利申报、科技创新等工作进行重点精准服务,深化教育人才培养,对本村考取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今年共有4位高考生获得17000元奖学金。 高塍村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乡贤人士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和建设,争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招商引资的中介人、乡风文明的引导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