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1-0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兴企富民 |
平顶山市工商联引导民企回报家乡 |
作者:
■杜伟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16 |
|
|
|
|
|
|
河南省平顶山市工商联近年来以“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契机,找准兴企富民的有效结合点,通过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举行实验项目授牌等方式,引领企业将资源优势和乡村发展需求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引导企业回乡 “父母年龄大了,孩子还小,出不了远门。现在好了,公司离家近,骑个电动车几分钟就到,每月收入好几千元。”舞钢市尚店镇王东村一位村民高兴地说。作为平顶山市“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兴村项目,回乡创业的昌盈飞鞋业公司今年1月动工,4月即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吸纳1000余人就业。 这是“万企兴万村——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又一个落地投产项目。平顶山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组建更多异地平顶山商会,架起政企、村企、外地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搭建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信息收集平台,构建起“项目需求限时回应、项目协同洽谈、政策支持一站式集成、问题顶格协调”的闭环对接服务机制,用优质服务引导企业家回乡投资,形成“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业回创”的生动局面。 培育富民产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平顶山市工商联引导民企立足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民企进入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强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村产业融合等领域,帮助乡村培育一批富民产业。 近日,金创富硒小麦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打通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实现产业化一条龙经营。“作为项目运营单位,我们一定严格构建从农户、村集体经济、粮食仓储贸易、面粉初加工到高端面制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创大面业集团董事长赵胜利表示。 作为小麦深加工龙头企业,该集团依托叶县标准农田和68万亩绿色小麦种植基地,采用“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与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订单小麦合同,将加工利润向种植端转移,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完成收购,极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助推电商发展 “我们向阳村种的黄金梨皮薄、肉细、核小,糖度达到了15个点,大家点击下方小黄车可以买一单尝一尝。”乡土网红主播正热情地向屏幕前的观众介绍着当地黄金梨。如今,宝丰秋月梨、曹镇大米、大年沟血桃等都已成为平顶山知名农产品品牌。 平顶山市工商联引领民企深挖农村潜能,找准新业态,推动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切入点。通过电商产业园建设、电商培训等措施,健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大力培养造就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人才队伍,采取“电商+农副产品+消费帮扶”的模式,让“互联网+”为乡村振兴赋能。今年以来,仅辖区叶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10.32亿元,累计助农电商直播3842场次,农产品网销金额2.74亿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