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0-31
2022-10-31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联”字做加法 服务做乘法

锦州市工商联找痛点解难题助发展

作者: ■本报记者孙智通讯员程景亮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38

    围绕中心工作,坚持“稳、活、优”工作策略,辽宁省锦州市工商联在“联”字上持续用心思、下功夫,不断助力打通企业发展堵点、难点、痛点,为促进锦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建成辽西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制度建设推进畅通渠道走深走实
    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件69起,减税降费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9万户、“个转企”771户……锦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由此可见。
    锦州市近年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力推进“一网通办”,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了进一步深化市级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商会代表对口联系,强化联系沟通,了解企业、商会发展情况和面临困难,有效帮助解决难题,锦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与民营企业联系沟通制度的实施意见》,畅通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直接沟通联系通道。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锦州市工商联将联谊交友作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切入点,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会同各有关配合部门、各县(市、区),采取多种方式对联谊交友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调度,针对领导干部变动、机构改革、企业变化等实际情况,切实融合现有工作情况,确保联谊交友制度持续性、常态化开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锦州市委、市政府召开3次全市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锦州市四大班子领导与95家企业、商会建立了联系沟通,了解发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共计260余条。
    锦州市工商联积极推进“直通车”建设,建立并施行锦州市民营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着力推动解决锦州市民营企业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热点问题,已经上报诉求信息3批次,反映20家民营企业诉求,共计近40条问题正在推进解决中。
平台建设助力综合服务提质增效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精准搭建“1+N”综合服务平台,激活银企、税企、法企、校企对话机制……锦州市工商联将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势持续放大。
    通过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举办助企纾困银企对接会,锦州市工商联帮助银企双方构建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助力黑山福山木业、辽晶电子科技、鑫光建筑装饰等10余家企业对接银行贷款。联合市税务局出台《2022年助力小微市场主体“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方案》《国家税务总局锦州市税务局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3+15”举措》等政策文件,组织召开“春风化雨润锦城、优化服务惠民生”税企座谈会,广泛征求涉税需求和意见建议,积极构建惠企利民的纳税服务大格局。
    锦州市工商联联合市纪委监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营商局召开“环境建设年”服务民营企业法企对接会,进一步夯实法企沟通对接平台,完善法企沟通合作机制。与市纪委监委建立服务营商环境直通车工作机制,与市政法委建立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涉法权益保护协作机制,与市检察院联合下发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实施办法,制定涉案企业合规考察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与市司法局、律师协会联合建立律师事务所与商会联系合作机制,与市营商局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反映机制,联合市公安局推出12项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发展,联合市法院在工商联派驻法律服务站。
    此外,锦州市工商联联合辽宁工业大学等高校召开锦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与锦州师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市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举办锦州市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会,加快建设锦州青年友好型城市,助推锦州民营企业产学研、技术孵化等方面合作,解决民营企业用工难、引进人才难等问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