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0-25
2022-10-25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小企业也有新作为 小项目也有好收益

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发展庭院经济的启示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05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商联组织的“万企兴万村”行动中,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康农牧业公司”)通过启动“万亩带万户”计划,帮助当地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小企业新作为
    哈尔滨健康农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巴彦县的小公司。近年来,该公司立足研发,走精深加工道路,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建立优质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由农科院专家研发大碴粥专用种子,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市场之路越走越宽。在开发出玉米新品种后,健康农牧业公司研发了方便大碴粥、黄金米饭伴侣、玉米南瓜粥、玉米龙须粥等多款健康主食。
    健康农牧业公司瞄准当地农户房前屋后的农家小园子,组织农民按订单种植,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包收包销。在健康农牧业公司的带领下,当地农户将小园蔬菜晾晒成干菜,与手工制作粘豆包、自制农家酱等农家特色产品一起成为城市消费者餐桌上的畅销品。
    小园子给农户带来了增收希望,开始逐渐变身为大产业。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小园种植中来,仅巴彦县就有3500多个农户与健康农牧业公司签订订单,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稳定增收。健康农牧业公司也被评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全国主食加工示范基地”。
    “我们与脱贫户合作主要采取小园种植模式。”公司董事长孙立娟说,农村小园子的污染少,可以达到有机食品的品质要求,而且小园模式也便于人工打理,精耕细作。
    在脱贫户中,老弱病残占一定比例。年近七十的巴彦县中兴村农民董国强前些年因脑出血致残,身体至今没完全康复。“合同有保底价,咋算都不亏。自己不能干重体力活,在自家园子种了一亩半新玉米品种,省力不说,挣钱还多。”他说。
    经历了4年多推广,健康农牧业公司的品牌逐步打响,市场日渐扩大。企业通过实施“公司+农户+电商平台”经营模式,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带领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2019年,健康农牧业公司与中兴村6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有种植能力的家庭按要求种植方便食品专用玉米,公司以高于市场价回收,让乡亲们增加收益。对于没有种植能力的家庭,公司给予每人500—800元项目分红,以此带动乡亲们脱贫,让每个家庭都能获益。
    随着玉米方便食品市场推广越做越好,订单越来越多,对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大。2020年,孙立娟扩大生产,带动巴彦县13个乡镇14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小园玉米1707亩。2021年,该公司持续带动巴彦县1152户脱贫户种植小园玉米1850亩。同时,公司的扶贫车间解决当地30余人就业问题。每年该公司还拿出42.1万元利润为巴彦县7个乡镇分红,分红持续三年,已达100.4万元。
    2022年,健康农牧业公司全面启动“万亩带万户”计划,开发出多个小园种植加工新品种,帮助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小公司有了大作为。孙丽娟被推选为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巴彦县工商联副主席。
    小项目好收益
    2022年,巴彦县兴隆镇民权村成为健康农牧业公司的定点帮扶村,孙立娟担任该村名誉村主任。在健康农牧业公司的帮扶下,民权村已连续四年种植小园玉米,农户从中得到极大实惠。
    村党支部书记栾春民说,小园玉米芯细棒长、产量高,健康农牧业公司经常来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并包收包销,大大造福了当地农民,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2021年,小园玉米种植示范户王义通过小园种植增收5300多元。民权村村民王文学因病致残,健康农牧业公司为他免费提供种子和生物肥,每年能增收4000多元。王文学感慨地表示,健康农牧业帮助他家摆脱了贫困,一家人又有了生活的信心。
    孙立娟表示,健康农牧业公司将把民权村作为小园种植示范村重点扶持。“我们要积极推进‘万亩带万户’计划,通过农村小菜园传达乡村振兴新思路,传播健康饮食新理念,让农村生活更美好、农民生活更富足。”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