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10-11
2022-10-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 ■安子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9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能源结构调整和减碳效果逐步显现。
    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确保“发得出”。《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锚定了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稳步扩大。同时,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95.8%、97.7%,12个省份“风光”利用率达到100%。不难发现,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保障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供得上”。只有端稳能源饭碗,守住安全底线,才能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大规模、高比例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一定挑战,特别是已建成的部分输电通道,利用率还没有完全达到设计水平。基于此,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新建输电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原则上不低于50%。然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期较长,这就需要加强调峰能力建设,在抽水蓄能电站应建尽建、应投尽投的基础上,同步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新型储能、负荷侧调节等其他调峰手段,从而进一步提升利用率和新能源电量占比。
    推进新能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确保“用得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以光伏为例,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约2900万千瓦,约占全部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55%,这是历史上首次突破50%。未来,新能源要提高行业竞争力,还需要采取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等有力措施,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迈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