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9-06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2022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大会企业家和商会代表发言 |
|
|
|
|
|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 中国创造必须标准先行 创新创造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宁德时代作为一家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始终将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作为发展基石。公司坚持三大发展方向,即以“可再生能源+储能”为核心实现固定端化石能源替代、以动力电池为核心实现移动端化石能源替代、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实现特殊应用场景的化石能源替代。为实现持续引领,公司围绕“四大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极限制造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加大投入。今年上半年,我们拿出了大概60亿元搞研发,我们的研发队伍已超过12000人,专利申请相比2020年翻了3倍多,而且其中近80%是发明专利,我们也是唯一一家,连续五年进入福布斯“中国创新力50强”的企业。我们比较自豪的是,我们不但为中国汽车行业由大变强提供关键支撑,还引领中国动力电池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实现了集体超越。 中国创造必须标准先行。宁德时代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2017年成立了集团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建专业标准化团队,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机制,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快技术沉淀,支撑公司全球化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我们在做标准化工作上具有如下优势,我们全球份额持续领先,今年上半年已达34.8%,我们的产品配套全球客户,卖到了56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装车超过500万辆,全球每新增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装载宁德时代电池。我们基于这些海量的研发数据和全球应用数据,积极参与到全球标准建设中,加快加深融入全球标准组织,截至目前,我们已主导和参与全球各类标准170余项。 “领跑者”高标准成就高质量。引领性标准需要行业“领跑者”去创建。2017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宁德时代很荣幸连续3年进入动力电池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这是电池行业唯一一家。当前,动力电池企业标准“领跑者”,将动力电池热扩散的安全要求从国家标准的不少于5分钟,提升到24小时无起火或爆炸,充分体现了对产品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这一先进指标希望能尽快导入到国家标准中。 下一步,宁德时代将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在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和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持续发挥行业龙头的带头作用,将技术优势提升和巩固为标准优势,引领标准和产业发展,为人类新能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标准”既是要求也是承诺 新希望集团是从事农牧食品行业的,这些年,我们行业标准化工作发展很快,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回顾企业40年历程,标准既是我们对发展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已经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当中。 我们农牧食品行业的产品,百姓每天都在用,质量安全标准就是最严要求。对我们这样每年2000多亿产值、几千万吨产量、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保质量安全就是保老百姓的健康安全、也是保企业品牌价值、当然也是保企业市值。 因此,新希望集团坚持严格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进标准的创新和落地。新希望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86项,企业标准100余项。我们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质量指导管理委员会,由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担任主任,以标准体系为支撑,统筹抓严、抓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竞争力和品牌力的塑造。 高新技术需要靠高的标准落地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操作。近年来,新希望先后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我们攻克了“鸭芯片”难题,培育纯正中国血统的“中新鸭”并产业化。借助生物科技和基因组学技术,正在攻克“猪芯片”难题,这些国家级的科技成果和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正在形成“高的标准”在新希望的养殖厂、食品厂落地,并在全国推广。 今年,我提出“节粮专项行动”,每年提升1%的饲料使用效率,连续坚持5年,相当于节省350万亩良田。为确保落地,我们正在用生物科技改善育种、数字科技改进配方、组织再造改善管理,最终用一系列技术、管理标准来保障落地。 新希望参与制定修订的86项标准当中,有2项国际标准,37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在全行业、全国甚至是国际上发挥着引领作用。去年,全国畜禽饲料标准化工作组落户新希望六和,新希望也是食品、肉禽蛋、冷链集配等多个标委会的委员,使新希望对标准创新工作有了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积极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参与到国家前沿性科技创新工作中。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多项重点计划、工程,以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然后把成果形成标准,在与新希望合作的上下游企业中应用,在新希望参与发起的川商总会、全国农村产业发展联盟,以及全国范围去推广,用“新的标准”促进行业发展。 新希望是标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受益者。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积极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创新,更好支撑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农牧食品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会长、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 在行业内争创更多中国标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标准的创新史。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西方近代工业革命1.0机械化、2.0电气化、3.0信息化,到今天4.0智能化,标准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全球通信行业历次标准之争,背后更是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苏州市光电产业商会聚焦国家标准化战略,坚持把高标准、高质量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定海神针”,打造标准+赋能、标准+兴业、标准+创新“三位一体”生态体系,在信息通信、光纤通信、电力能源、清洁能源等领域,不断成为标准创新的并跑者、领跑者。 作为商会会长单位,亨通集团把标准作为企业治理的基石、技术创新的引擎、产品质量的标尺,率先加入中国标准化协会、国际电信联盟、中国标准化联盟、国家电工委员会等26个国际国内标准组织;制定通信光缆第一个行业标准、船用特种电缆第一个国家标准、射频同轴通信第一个国际标准。 历经30多年创新发展,亨通集团累计制定国际国内标准1000多项、授权专利5000多项、海内外注册商标800多项、国际权威技术认证300多项;量子保密通信技术获联合国全球最高奖,光电传输技术全球光纤通信行业首个德国莱茵认证,海洋光纤通信全球海事中心36项、环球海事联盟13项全系列认证,特种铝合金输电材料、锂电池正极三元材料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绿色光纤材料、超低损光纤、特高压海缆等领域,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8次;连续2次获评全球卓越绩效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质量标杆、6次中国专利优秀奖,等等。 同时,建成光电通信、新能源汽车电池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先后承担30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科技部“浮式海上风电动态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创建国家级深远海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亨通集团在中国沿海及越南、菲律宾、印尼等深远海承建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在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全长1.8万公里的国际海洋光纤通信系统,助力国家“一带一路”信息能源互联互通。 当今智能科技时代,标准联通世界。得标准者得市场、创标准者创未来!国家对民企标准创新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民企更要责无旁贷,聚焦做强主业,聚焦科技创新,加强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加快新技术新标准新产品迭代升级,在行业内争创更多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为中国标准化事业贡献民企力量! (以上文字由本报记者成钰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张雷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