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9-02
2022-09-02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普惠金融持续雪中送炭

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踩油门”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724

    近日,商业银行陆续发布半年报(以下简称报告),从报告中看出,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仍是高频词。
    透过报告数据,可以看出,在监管部门发布一系列普惠政策后,商业银行从“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成效,对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银行都积极给予续贷支持且开发了多种续贷产品进行多元化服务。此外,在发力数字化转型路上,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创新及探索。
    普惠贷款规模破20万亿
    平均增速超过25%
    受疫情影响,很多小微企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今年6月,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中明确表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各家银行都积极响应政策,主动跟进企业融资需求。梳理半年报发现,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
    规模上,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普惠金融贷款新增2235亿元,规模位居六大国有银行第一;交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038.93亿元。
    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14万亿元,位列第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7万亿元、超过1.4万亿、1.09万亿元。
    除了贷款规模增长,全国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22.6%,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了11.69个百分点。六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超过25%。
    去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两增”目标。而对五家大型银行要求是: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增速最快,为41.38%,超过全行各项贷款增速30%,在六大行增速中拔得头筹;建设银行增幅为14.25%;交通银行增速19.21%,半年增速接近全年30%指标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增速分别为28.4%、27.4%。
    此外,一些股份制银行及民营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也呈现快速增长,例如光大银行,小微贷款增速较年初增长18.9%。截至5月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较年初增加217亿元,其中信用类贷款较年初增长20%。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疫情防控等不确定性因素叠加,中信银行旗下百信银行上半年普惠贷款投放40.9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9.21%,增速已超过中国银行。
小微民营融资成本稳步降低
    加大专属产品供给力度
    相比融资难,融资贵更是压倒小微企业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低资金成本,才能使得小微企业贷款真正落在实处。从2022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年化利率4.74%,同比下降了0.5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
    据了解,针对部分疫情管控地区小微企业客户“还款难、续贷难”“不能流动”“无法接触”等实际困难,许多银行专门为民营企业配置了低成本资金来推动贷款利率适当下降。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称,该行全面排查收费标准,制定涵盖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转账汇款、票据、电子银行等方面的降费落地政策措施。截至一季度末,减费让利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到72.3万户,累计降费规模达3.3亿;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在上年下降77BP的基础上,一季度平均发放利率较上年末继续下降,真正让利实体经济。光大银行信用记录良好、因疫情暂时遇困的企业,不限贷、不抽贷、不断贷,主动开展续贷服务、实施减费让利,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银行机构围绕普惠金融客户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纷纷加大产品供给力度及开发多项专属贷款产品。
    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农业龙头企业。在疫情期间,该企业承担无锡市、上海市食品供应保障任务。得知该企业紧急备货急需一笔流动资金,光大银行无锡分行主动上门推荐低利率且无需抵押物的“苏农贷”,这是一款由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推出支农普惠新产品,十分契合客户需求。无锡分行开辟绿色通道,仅用三天时间成功为该企业投放“苏农贷”500万纯信用贷款,解决了客户资金周转难题。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半年报发布会上指出,上半年,工商银行聚焦重点领域,投向精准直达。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行业和群体倾斜支持帮扶政策,推广“抗疫贷”等产品、线上续贷等服务,共为5.6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北京银行“税银贷”“普惠速贷”等产品提升了客户贷款体验。民生银行基于个人流水信息的经营性微贷产品、高科技人才贷等产品,满足新市民小额、多频、免抵押的经营性贷款需求。
    在谈到如何兼顾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与风险防范时,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在入口端、闸口端及出口端都要做出防范。例如在闸口端,重在防变。工商银行持续推进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存续期管理模式,通过整合行内外信息数据,构建多维度风险监测体系,建立上下联动风险预警和处理机制,形成风险预警和处置闭环。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数字普惠水平
银行数字化转型,会给普惠金融带来哪些便利?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院肖旭表示,构建和完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有助于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安全、数据采集、身份认证等痛点,同时能够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加速资金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效率,给整体行业发展带来质的改进,为中小微企业普惠贷款可得性提供有力支撑。
    无论是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甚至部分民营银行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例如中国银行“绿洲工程”首批次投产上线,面向“一体两翼”的战略架构,在集团层面实现了客户、机构、员工、权限等四大类基础信息的整合,促进了数据要素互联互通,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基建初步成型。工商银行上半年在多地疫情散发的形势下,创新开展云研发、云运维、云投产、云办公等数字化方式,全行信息系统可用率在99.99%以上,业务连续性运作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北京银行成立“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委员会”,加快推动以数字化转型统领“五大转型”各项工作等。
    肖旭称,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家机构就能够完成的,在转型过程中,需要整个行业生态内部所有成员单位共同努力。例如,中国银行在自身不断探索的同时,通过合作的方式,和头部企业赋能生态内部的其他伙伴,来实现共同的发展。
    (图)疫情期间,工行上海分行为某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