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8-30
2022-08-3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浙江桐乡“会村结对”探索共富新路径

作者: ■徐亚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2

    “现在产量有多少?”“后续深加工情况怎么样?”近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安徽商会会长马岩走进凤鸣街道中群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围绕眼前的一捧干玫瑰花打开了话匣子。
    日前,桐乡市召开“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统一战线同心共富推进大会。会上,“会村结对·同心共富”行动签约仪式举行,桐乡的温州商会、台州商会、安徽商会等13家商协会与开发区(高桥街道)百福村、梧桐街道城西村、凤鸣街道中群村等13个行政村签署结对协议,探索“会村结对”的共富新路子。
    桐乡是民营经济大市,商协会队伍大、基础稳、发展强。“商协会在资本、技术和平台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共富路上,‘会村结对’有利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双赢。”桐乡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牵手是起点,发展是关键。为更精准高效地进行匹配,桐乡市工商联通过前期排摸调研,专门梳理出一份需求清单,在全面掌握各商协会优势的同时,厘清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牵手成功”后,首批13家商协会便行动起来,积极与结对村进行衔接。
    乡村话发展,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是重要引擎。位于凤鸣街道西部的中群村,农业以蚕桑、菊花为主。去年以来,该村引入了玫瑰花田共富项目,占地约20亩,培育了丰花一号、红茶玫瑰、格拉斯等7种可食用优质玫瑰品种,亩产500公斤,亩均收入约达6000元。
    然而,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并非易事。“我们村位于凤鸣街道党建精品线的最后一站,村里有玫瑰花田、小蚕共育室、野火饭基地等,但因为资金有限,目前基础设施简单,壮大村集体经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群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国强说。
    如何破解这一发展难题?马岩和商会会员一起,与村干部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将中群村玫瑰花田、野火饭基地打造成党建精品沿线的乡村旅游品牌。”马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还就下一步的打算进行讨论。
    而更多的结对行动,在桐乡市各地有序开展和推进中。
    “商会将带领商会会员打造一个‘村企共富联盟’、发展一批‘共富产业项目’、建设一批‘乡村共富设施’、帮扶一批‘低收困境村民’、搭建一个‘企业共富论坛’,全面助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马岩在签约仪式上的表态道出了桐乡市近5000名商协会成员的心声。
    为落实落细浙江省“万企兴万村”和嘉兴市“百家商会兴百村”的相关部署要求,桐乡市还专门制定了《“会村结对同心共富”行动实施方案》。接下来,将重点在聚焦“链条同构强产业、技能就业增收入、扶弱济困求成果、美丽乡村优环境、强基崇德扬正气、企村同兴促共赢”六个方面下真功夫,全面促进“会村结对同心共富”行动出成果、见实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