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8-25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以花为介释放“产业动力” |
云南弥勒触摸“石头地”的绿色脉动 |
作者:
■王明玉郑博非曾维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78 |
|
|
|
|
|
|
喀斯特地貌突出、水资源极度缺乏、土地石漠化程度高……曾经荒芜的“石头地”,如今已成为游人如织的花海。近年来,云南弥勒市坚持生态先行,蹚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激活这座城市振兴发展的动力。 绿树成荫,花海绚烂,自然山水景观和多层次地形地貌融合……今年暑假期间,太平湖森林小镇景区内设有88个房间的木屋酒店一房难求。 “以前一刮风,整个村子都是红色的沙。如今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生态的福利。”弥阳街道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康国其说,通过和景区一同打造生态旅游,村里主要路面拓宽到9米,绿化和水系景观更加丰富。 凌晨4点半,上百名村民背着竹筐、头戴照明灯,在一片花海里采摘玫瑰……发展绿色产业,弥阳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村小组走出一条致富路。 “村里种了2000多亩玫瑰花,还开发出玫瑰酱、玫瑰茶、玫瑰精油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章保社区党总支书记杨金坤笑着说,200多户花农近年年均总收入约3000万元。 然而,一开始农户土地分散、积极性不高。2013年,小河边村小组采取土地返租倒包的方法,把分散的土地返租整理,形成种植基地后再租给农户,实现土地集中经营、产业规模化发展。 党员杨金虎在村里最早一批开始种花。2013年底流转自家土地后,他边学边种,如今成立了一家鲜花企业,还有了自家的工厂,吸纳村民来工作。目前,小河边村小组已经有40多名花产品经纪人,还有10多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农旅融合,让产品卖出去,把游客引进来。在进村口的玫瑰品种展示区,有99个不同品种的玫瑰花,许多游人驻足拍照;今年5月,小河边村小组第一届“玫瑰节”吸引了上万名游客进村“打卡”。 小河边村是弥勒市发展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弥勒建成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带、葡萄观光带、林果观光带等,不断释放产业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无人问津的荒漠,到草长莺飞的森林小镇,弥勒这块曾经的“石头地”正旧貌换新颜,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群众看得见的红利。 (据新华社昆明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