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8-15
2022-08-1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中小银行要从自身查找风险漏洞

作者: ■陈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1

    中小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发展战略出现严重问题或者公司治理出现重大漏洞。为了减少重大风险的发生,中小银行要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提高决策层和管理层的素质,减少重大决策失误、重大经营问题事件发生的频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风险机构数量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7%,但是资产规模仅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1%。也就是说,我国金融风险呈收敛态势,总体可控,99%的银行业资产处在安全边界内。但引起笔者关注的,正是那1%的部分。
    众所周知,近些年一些中小银行陆续出现重大风险,在人民银行的风险评级中处于劣等。截至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45万亿元,占整个金融业总资产的90%。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评级结果显示,参评的4398家银行业机构中,在安全边际内的1—7级金融机构有4082家,机构数量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93%,资产规模占银行业参评机构的99%。其中,24家大型银行评级始终保持在1—5级的优良评级水平,资产规模占整个银行业参评机构的70%,是整个金融业的压舱石。8—D级的高风险机构共316家。
    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中小银行竞争力弱,在与大型银行的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地位,相继出现风险问题并破产、被兼并重组等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笔者并不完全反对这些市场人士的观点,但他们的观点更侧重于,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主要是由于大型“同行”太强了。笔者认为,中小银行的风险问题主要来源于自身,来源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公司治理等方面。
    笔者调研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小银行网点非常密集,竞争激烈。但这些地区的中小银行却很少出现重大风险,反而多数“迎难而上”“脱颖而出”,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中小银行。所以,那些“原因是同行太强了”的观点似乎就站不住了。
    笔者曾把多个发生重大风险的中小银行当作案例去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这些中小银行发生重大风险,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发展战略出现严重问题或者公司治理出现重大漏洞。具体来说,可能是决策层制定的发展战略没有顺应发展潮流、财务决策出现重大失误之后资金链断裂、管理层管理不当等等。
    笔者认为,为了减少重大风险的发生,中小银行要注重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提高决策层和管理层的素质,减少重大决策失误、重大经营问题事件发生的频率。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多个中小银行的重大决策失误都体现在进行跨区域扩张的落实上,决策层要在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之上,重点关注目标城市中金融机构的进入和退出的动态变化,充分考虑到目标城市的在位银行势力和营商环境等因素,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扩张模式和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