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8-10
2022-08-1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郑晴:把小杂粮做成富民大产业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通讯员李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50

    湖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021年4月在长沙召开。会议宣读了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浏阳河集团总裁郑晴作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位列其中。
    说起这个荣誉,郑晴对记者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了企业一个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能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好机会。据介绍,浏阳河集团在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以合作社形式发展旱杂粮产业,14年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1亿多元,实施实体项目21个,组建专业合作社31个,覆盖和带动湖南、江西、贵州等省的12县31个村2万多农户脱贫致富。浏阳河集团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武陵山片区扶贫重点联系企业”。
    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旱杂粮”第一股的浏阳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和全国旱杂粮产业“六强”企业,是湖南旱杂粮产业标杆性龙头企业。郑晴依托湖南旱杂粮种植优势,推进旱杂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探索产业帮扶、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子,把小杂粮做成了富民大产业。
    郑晴2010年起就参与旱杂粮精深加工和产品创新研究,她主持研发的“神豆”牌系列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共22项,获得知识产权、注册商标56项,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集团生产的“神州杂粮”牌绿豆、荞麦、豌豆、红豆、杂粮面等10种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集团产品取得“自检出口资质”,已外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浏阳河集团的旱杂粮产业园内已高标准建成存储量达3万吨的杂粮产品及种子仓储基地。同时,集团承担着湖南省旱杂粮动态储备任务。
    在郑晴的带领下,浏阳河集团10多年前就开始探索如何通过产业帮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集团以旱杂粮产业为核心,以整村帮扶为途径,以合作社为纽带,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发放作物种子,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制定生产标准,统一生产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农业产品)帮扶模式。
    郑晴介绍,自去年1月份湖南省旱杂粮产业联盟成立以来,已有近百家旱杂粮企业、行业商(协)会、银行、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入,共同致力于湖湘杂粮产业发展壮大。
    一粒粒小杂粮的背后,蕴藏着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湖南旱杂粮产业也在浏阳河集团这样的企业发展中,逐步稳步壮大。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