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8-10
2022-08-10 第05版:五版 【字体】大 |默认 |

“新津经验”创新塑造民营经济品牌

作者: ■本报记者陈明通讯员苏显中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96

    近日,全国工商联印发了《关于确认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的通报》。此次为首次评选,全国共208家县级工商联获此荣誉,四川有13家,成都有2家。其中,成都市新津区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标杆县级工商联。
    记者从成都市工商联了解到,今年1月,四川全省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区创建启动以来,成都市新津区作为首批创建单位,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创造性、探索性开展工作,塑造民营经济品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新津经验”。
    实施“建圈强链”行动
    成都市新津区工商联聚焦轨道交通、数字经济、会展博览、绿色低碳等“8个”重点产业链,实施项目攻坚大会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产业生态聚集力、产业链构建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工商联引领“民营企业参与公园城市建设、动员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帮助民营企业链接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民营企业提高产业链本地配套”。
    搭建“津商茶叙”平台
    成都市新津区工商联持续组织开展“津商·茶叙”专题活动,邀请新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原则上每月举行一次,采取沙龙、论坛、讲座、茶话会、午餐会、视频会、网络会等多种形式举行。目前已开展6期,提出问题诉求131条,一次性办结率90%以上。
    “津商·茶叙”专题活动构建起了诉求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成功构建诉求分类、移交转办、结果反馈、效果评价全流程可跟踪、可追溯工作机制;构建起了沟通反馈协调解决机制,围绕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在办理前、办理中、办理后分别主动与企业做好沟通对接,切实做到响应办理快速化、跟踪问效常态化;构建了扶持政策精准滴灌机制,实行专项专班专业服务,切实打好政策“组合拳”,用好稳企“连环策”。
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
    成都市新津区启动“大走访”调研活动,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基层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助企纾困为出发点,以终端问效检验为落脚点,创新构建全员参与的调研工作机制,组成4个调研组和1个综合组,由新建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机关和15家行业商协会抽调人员组成,参与调研人员40余人。
    同时,着力构建“归集-交办-跟踪-办结-问效”问题解决闭环机制,助力全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共走访调研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190余家、15家行业商(协)会,召开座谈会15场次,收集反映的问题建议97条。
    组建“厚培人才”体系
    成都市新津区牢固树立“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思想认知,围绕建强领导班子、塑好骨干队伍、培育时代典型,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人才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决定作用,切实把人才优势有效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后劲。
    新津区工商联(商会)换届班子结构体现了“四个集中”,重点向产业功能区集中,占比达65%;重点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主导产业集中,占比达72%;重点向年轻一代企业家集中,80、90后占比达42%,总商会班子平均年龄仅41岁;重点向本土龙头集中,“希望系”家族企业、楼宇和新零售等龙头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
    同时,成都市新津区工商联创新组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吸引64名民营企业新一代接班人和自主创业青年企业家入会,会员平均年龄仅35岁,会员企业年产值超200亿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