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8-04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非民间商会:金融合作成中非合作新亮点 |
|
作者:
【记者史晓芳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16 |
|
|
|
|
|
|
近日,由中非民间商会主办,全球南南发展中心项目支持的“中非金融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业务二处处长张玮主持,共有来自非洲驻华使馆、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代表、科研智库、商协会、社会组织以及私营部门代表等50人线下参会,线上直播观看共计41.4万人次。 近年来,南南合作已经从传统的知识分享和技术转让逐步拓宽到经济、贸易和金融等领域,金融合作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2021年11月26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非合作白皮书》中指出,当前中非关系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在加强金融合作方面,中非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市场,双方的央行积极扩大本币结算和互换安排,推动了中非金融便利化水平的稳步提高。 在此背景下,会议邀请了国内金融机构,中非发展基金、中国银行、中非产能合作基金、浙江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泽世泛非网络集团以及国际和非洲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公司、标准银行、渣打银行、南非联合银行、摩洛哥外贸银行、喀麦隆第一银行、尼日利亚第一银行、刚果(布)国家发展基金围绕金融合作助力中非经贸投资合作、中非产能合作以及私营部门和中小企业等主题,分享各个机构在中非合作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以及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和相关经验,为有意向在非洲投资的中小企业开拓思路,了解对非投资的机遇,深化中非金融合作。 会上,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秘书长王晓勇介绍了商会会员企业和合作伙伴在非洲园区建设、制造业、公共卫生等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商会未来的工作方向。商会将配合好“中非民间投资促进平台”建设,推动“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建设,积极筹备2022年度专题报告《供应链视角下的中非企业合作》,并计划于8月23日在北京举办全球发布会。 在非洲以及国际社会的不懈努力下,非洲已经在减贫等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金融贸易赤字和融资鸿沟依然存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所公布的非洲现在面对的融资方面的缺口达到了8900亿美元。为应对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环境变化影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发展基金和中非工业合作基金,中非企业PPP、公私合营等投资方式将有效携起手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更好把握机遇。 中非发展基金副总裁娄文剑总结了过去中非发展基金在对非投资、贸易方面的贡献。“15年来基金累计在非洲37个国家投资决策了110个项目,决策金额近60亿美元。中非发展基金与湖南省商务厅、联合国贸易中心等合作伙伴发起建立了非洲出口增长伙伴项目。面对新格局,中非发展基金将加强项目研究和信息交流,共同打造中非深化合作的软环境,在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医疗健康、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以及教育民生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区首席投资官李耀介绍了国际金融公司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国际金融公司将承担使命继续推动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本土化发展,注重ESG投资和可持续发展。IFC现有的和正在创建的融资平台将极大促进产业链的发展,价值链的提高,以及供应链的梳理,进一步推动中非金融贸易合作。” 布隆迪驻华使馆临时代办表示,沟通对话使得金融机构共同携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未来,中非双方需要有更多这样的沟通对话,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 (图)中非民间商会国际部主任主持“金融合作助力中非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环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