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7-22
2022-07-22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半条被子”:跨越时空的接力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405
    7月的沙洲村瓜果飘香、果蔬应市。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里充满期盼和喜悦。沙洲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是著名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深情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党。"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洲瑶族村考察,在了解扶贫产业发展和增收情况后,他高兴地说:"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搞规模经营,现在越来越普及了。下一步,还要和市场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好东西有好销路,真正为农民带来实惠。"
    近年来,郴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助推巩固脱贫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落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企业与群众间建立起合作发展共同体,将沙洲村"红色"基因转化为"绿色"发展动能,相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单位)""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等30多项称号。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出民营企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沙洲样板"。
    产业旺了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参观时,接过汝城县兴发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有发递过来沾有泥土的小黄姜,与种植户们亲切交谈,鼓励大家继续把产业做好。
    近两年来,张有发在市县两级工商联的支持下,带领社员大力发展小黄姜、黄金奈李、红心桃等特色产业,让村民们实实在在富起来了。
    张有发告诉记者,51户社员中,一多半是脱贫户,每年合作社为他们支付的劳动报酬50万元以上。
    脱贫户罗文香是该合作社负责生产的管理员,去年她除劳动收入外,年终分红就分得了8万余元。"今年合作社预计总产量90万斤,又是一个丰收年。"罗文香满脸喜悦地说,四年前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她,如今不仅盖了新房,还买了一辆小汽车,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该合作社社员生产积极性和收入双双提高。
    市场火了
    沙洲商业街,一间间商铺鳞次栉比,一个个摊位错落有致,笋干、白辣椒、茄子皮、酱黄瓜等琳琅满目的瑶乡特产,吸引了游客们驻足选购。在只有142户542人的沙洲村,就吸引了市场主体183户,个体小商户近200家。
    "这些特产都是家里老人自己做的,品质好得很。"村民朱建明高声叫卖。据悉,像朱建明这样自产自销的小摊位一年可为家庭增收3万余元。
    沙洲瑶家乐土菜馆高朋满座,热闹非凡。该店老板黄红梅是汝城县工商联执委,她正为即将到来的暑期旺季做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主营活水鱼、游水鸭等本地菜的沙洲瑶家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30个固定就业岗位,还为当地农产品销售出口对接商户。
    "服务员月收入在2000至3000元,后厨岗位每月工资在6000元左右。"黄红梅介绍,一到旅游旺季,土菜馆每天采购约16000元的本地生鲜食材。
    2020年受疫情影响,沙洲瑶家乐遭遇经营困境。"市县两级统战部、工商联对我很关心,让我增强了发展信心与决心,帮我走出了困境。"黄红梅有感而发。
    郴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谢程鹍深有感触地说,"'半条被子'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映照了中国共产党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在'半条被子'精神的鼓舞下,民营企业接过跨越时空的接力棒,构建村企联姻机制,让企业发展更红火,群众日子更幸福,实现村企利益双赢。"
    业态活了
    7月的沙洲,艳阳高照。沙洲瑶族村文明印象电子商务公司,为了应对接下来的"用工荒",企业法人代表蒋鸿民正在打电话招人。
    "本地的优质水果即将成熟,打包发货团队还需要扩充。"蒋鸿民说,通过抖音、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产地价6元每斤的黄金奈李可以买到12元一斤,其中分选、包装、物流等环节为沙洲片区的商业创造了丰厚的产品附加值。最忙的季节,130多人的打包团队每天工作到深夜。
    "永葆军人本色,让农产品增值"是该公司的经营宗旨。2018年,该公司获评汝城县"年度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奖"。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郴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开展"万企帮万村"行动。该公司积极响应,与沙洲片区120余户贫困户签订包销合同,并依托公司销售平台,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为贫困户代销水果10万余公斤。
    同样忙碌的还有汝城长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沙洲农旅基地,日产32000斤的辣椒、黄瓜、玉米全部由基地直发粤港澳大湾区。该基地带动沙洲瑶族村及周边新旭村、长垄村等村600余户种植户增收。
    为巩固拓展“万企帮万村”成果,做好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有效衔接,近年来,郴州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在继续保持原“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结对帮扶关系总体稳定的前提下,持续动员广大民营企业和商协会以共赢发展为目的投身乡村振兴工作,陆续又组织350余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行动。
    “以前没有销路,完全依靠外地客商收购,压价、拒收的现象很普遍。”该合作社负责人赖敏成告诉记者,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多,种植户的经营形式、状态悄然改变,新业态逐步转化成新机遇、新市场。
    据了解,为将进一步推动沙洲村及周边地区村民增产创收,激活乡村消费潜力。香港盐津铺子(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多次来沙洲村考察,并于不久前双方签订生姜收购保护价协议,这意味着盐津铺子助力乡村振兴的沙洲村项目规划成功落地。现代化农业设施、科学种植技术将成为沙洲业态新亮点。
收入多了
    在青山环绕、绿水相依的沙洲村,中惠旅集团沙洲红培教育有限公司打造的“富脑袋”工程,是一道别具风格的靓丽“风景线”。
    “乡村振兴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该公司副总经理肖珍妮介绍,该公司有135名员工为沙洲村村民,占员工总数的95%。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激发乡村发展动能,该公司通过定期培训、常态化选拔、向高平台输送等方式,为优秀人才创造了学习和晋升的空间。
    村民朱淑华、朱梦嘉是该公司从基层员工成长起来的高层管理者。“自身能力和收入都得到了提高,自己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了。”朱梦嘉说。
    脱贫户朱利志说:“去年国庆节期间,我家摊位单日毛收入最多时有7000多元,我那天光补货就补了5次。”朱利志通过公司短暂培训后,在村里的景区摆摊、在后山种水果,收入连年增加,2021年全家纯收入接近8万元。
    在沙洲游客中心附近,梦洁沙洲情家纺有限公司施工工地建设热火朝天。不久的将来,这里也将成为沙洲的又一人才孵化基地。
    素质高、能力强的各类人才在沙洲展才华、显身手,推动该村经济节节攀升,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沙洲村人均收入达1.71万元,村集体收入70.5万元。
    据悉,“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郴州市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积极响应,主动担当作为,以产业促发展、以就业促增收,以消费促融合、以规划促宜居,以文化促新风、以公益促和谐,谋划实施井然有序、组织推进积极有效、协同联动扎实有力,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民企接力书写了“半条被子”新篇章。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企业622家和商协会76家参与行动,联结帮扶269个重点村,现已实施帮扶项目98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82亿元,就业帮扶资金6343.58万元,公益帮扶资金3056.13万元,技能帮扶300.88万元,消费帮扶10.07亿元。
    沙洲村的嬗变只是全国工商联发起“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一个缩影。
    在三湘大地,广大民企、商(协)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放眼天穹,一幅新时代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