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7-21
2022-07-21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数字引擎”加力赋能实体经济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13
    【本报北京讯】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超八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记者从日前在广东汕头举办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我国数字经济在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正向结构更优、动力更足的方向迈进。
    通过建立智能化研发云平台,长安汽车与海外设计中心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产品联合开发,产品研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依靠一张工业互联网,海尔沈阳冰箱厂建成互联工厂,一条生产线可以支持500多种型号产品的“柔性生产”,企业个性化定制生产增长18%。游客旅游出行,通过目的地智能导航可以提前锁定景区车位……从生产车间到日常生活,一大批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折射出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据统计,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数字经济加速向结构更加优化的方向演进,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
    “数据显示中国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果逐步凸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说,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在保持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正向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动力更足方向迈进。(郭倩)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