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7-05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第十九届“中国慈善榜”揭晓 |
香港杨受成、杨政龙父子摘得“慈善传承楷模”奖 |
作者:
■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90 |
|
|
|
|
|
|
民企二代传承话题并不是新鲜事,但在民企慈善传承方面有了新动向。“第十九届(2022)中国慈善榜”近日揭晓,来自香港的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与英皇集团副主席杨政龙荣获“慈善传承楷模”称号,他们是中国内地以及港澳台唯一一对共同获此殊荣的企业家父子。“慈善传承楷模”不同于其他奖项,它是“中国慈善榜”首次设立的奖项,亦是“中国慈善榜”首次评奖给家族企业的两代人。 杨氏父子缘何能摘得“慈善传承楷模”殊荣?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庆典日前夕,杨受成、杨政龙分别接受本报采访,给出了答案。 “时刻惦记着内地同胞” “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在参与到慈善公益活动中,至今已经有50年了。虽然我们在香港打拼,但我也时刻惦记着内地同胞们,不分地区,只有是有需要我帮忙的,我都会尽力而为。”杨受成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就在这一年,杨受成正式设立“英皇慈善基金”,此后又成立“杨受成慈善基金”。 这些年来,杨受成旗下基金会先后伸出援手捐助华东水灾、湖北赈灾、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祸、江苏龙卷风灾等。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英皇慈善基金向湖北省慈善总会及无国界社工捐赠医疗防护物资及捐款总计人民币1000万元,以支持湖北省的紧急防疫工作;2021年河南暴雨,杨受成、杨政龙父子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捐款千万,在二人的带领下,英皇艺人纷纷响应,捐资捐款支持抗疫及救灾工作。“集团管理层是他们的榜样,艺人又是大众的榜样,这就形成一个良好的连锁效应,能够带动更多人关注和支持抗疫救灾工作,让善举得以迅速扩散。这也符合我们‘从身边人做起,把善念善行推动到更广泛人群’慈善工作理念。”杨受成说。 除了捐资捐款,杨受成长期资助不同的公益项目,涵盖扶老助困、教育文化、医疗、环保等领域。至今,已在湖北、河北、江苏、广西及香港资助兴建了10家老年中心及一家儿童福利院,提供超过3000张床位,主要为当地经济困难、失能失智等需要政府救助的长者群体提供收容及护养服务。 “我在政龙小时候已带他到不同地区服务,我印象最深就是他12岁时,随我到湖北水灾地区探访,让他深刻记住‘善在人为,行有余力,就得回馈’的道理。现在他长大了,在帮助打理公司业务之外,也延续了慈善的精神。”杨受成认为,慈善事业一定要亲力亲为。 “这方面政龙他很有自己的理解和建树,非常乐于为长者提供服务。更加可喜的是,他更是勇于担当不少社会公职,在青年发展领域作出了出色的成绩,让我很是骄傲。”杨受成说。 “让慈善精神薪火相传” “对我而言,在传承父亲的慈善理念及事业以外,自己也想开拓新领域,帮助到更多人,让慈善精神薪火相传。”杨政龙说。 除了英皇集团任职外,杨政龙身兼多个社会公职: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委员、香港青年联会常务副主席等。 近期面对香港第五波疫情,推出“中央援港——童心抗疫YouAndMe”活动,和杨政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香港青年联会联同近100个团体成立的“青少年抗疫连线”,走进香港多所大学及中小学,向全港基层青少年及儿童家庭派发31万份中央援港物资包,包括成人及儿童口罩、快速检测套装、上网数据卡、大湾区信息及青年卡等。在香港抗疫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民众们的心也更加团结。 首次参与“中国慈善榜”的杨政龙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后,我会以父亲为慈善榜样,继承父亲慈善事业,在推动集团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继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青少年发展、养老服务、教育、文化和环保等领域提供更多支持。” “未来,我会好好整合社会资源来帮扶基层家庭,为青年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推动青年向上流动。在‘给予’的同时,带动更多青年一起回馈社会,体现多元融合、价值共享的公益精神。”杨政龙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