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6-22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我国海事仲裁坚持守正创新 |
探索应用AI及相关技术提升办事效率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14 |
|
|
|
|
|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发展,为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必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法治合作,坚持创新驱动,积极运用国际商事仲裁等高效便利、广受认可的纠纷解决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守正创新为世界海事仲裁作贡献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发掘涉外经贸服务增长潜力。面对全球新冠疫情,国际经贸领域正在积极创新,推动经济信息化、数字化、便利化发展。我们要立足经济新常态,把握时代机遇,建立更加公正透明、高效可预期的争议解决制度规则,积极采用能够提高纠纷解决质效的技术手段,不断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创新有序发展。”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2022中国海事商事仲裁高级别对话会上表示,“要加强协同合作,持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好做法,又要借鉴国际仲裁的好经验,建设开放型、国际化的仲裁机构。要加强仲裁文化建设,构建仲裁机构和仲裁行业的软实力,提高仲裁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全国政协委员、司法部原副部长刘振宇表示。 “要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对世界海事仲裁有所贡献。”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表示,创新是引领仲裁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就要求中国仲裁界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耕细作、开放包容,借《仲裁法》修订的东风,让仲裁领域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推动仲裁理论和实践创新。比如,在海事仲裁领域,要紧扣海事海商行业的特点,构建海事仲裁与海事司法合作对接机制、海事仲裁与海事调解融合发展机制、机构管理和仲裁庭独立裁决有机结合机制、海事临时仲裁“轻管理”机制等,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进创新海事仲裁规则制度。 AI及相关技术让海事仲裁更高效 与会人士提出,将AI(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应用到仲裁当中,会提高仲裁效率,这将是一项值得关注的技术创新。 “从未来发展看,AI技术在仲裁领域内的应用,会催生AI仲裁员、AI仲裁庭等。”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李虎对此表达了信心,他表示,这涉及到AI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道德、准则、操守等基本的法律原则与行为规范的关系问题。所以,AI在仲裁中的应用,必须要满足最基本的原则要求,包括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等环节,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对于AI及相关技术在仲裁,尤其是国际仲裁当中的使用是非常有信心的。 李虎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人士的认同。奥地利Baier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仲裁员Arthur Wolff表示,AI在仲裁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庭审前的准备,以及在庭审过程当中AI的使用,将很好地帮助律师、仲裁员对海量的案件卷宗进行准确的梳理和分析,提升办案效率。 他认为,在国际海事仲裁中,也可采用AI技术做很多辅助性工作,包括翻译、审校、仲裁过程中的信息审核等。尤其在指定仲裁员方面,指定方在这个过程中可使用AI技术做一些转录;而在使用证人证言时,AI技术的使用也能确保其准确。 他表示,当前,受到疫情影响,很多仲裁庭审是在在线上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转录工作,是由AI转录软件提供的。用这样的技术,就不再需要人工书记员来做转录工作,从而避免了有可能出错的现象。另外,还可借助AI技术从事一些翻译工作,包括证人的作证和交叉询问等语言的翻译。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用一些图画或者是远程,比如现在是线上线下结合。以后可能使用全息的图像虚拟审理,证人可以通过全息图像的形式虚拟参与。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