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6-2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福建莆田赖店镇:送“医”送“教”助振兴 |
|
作者:
■徐志南刘艳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0 |
|
|
|
|
|
|
此次下乡送"医",只是范元芳医疗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从2005年起,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他都到贫困乡村开展多点执业,为缺医少药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每次都坚持看诊至午夜。在范元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医生加入到他的行列中,成为乡村振兴一道靓丽的风景 “老伯,您胃部有什么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过吗?”“大娘,您咳嗽多久了?有什么症状吗”……日前,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赖店镇前埔村村部广场,来自福州的医疗专家,正在举行送“医”送“教”助力乡村振兴义诊活动。领队的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只见他深情专注,“望、闻、问、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提出治疗方案。炎炎夏日,烈日当空,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衫。 中年男子名叫范元芳。“健康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义诊间隙,范元芳打开话匣子,“目前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工作,村中多为留守老人和小孩。下乡送‘医’送‘教’,可以解决村民特殊诊疗需求,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世纪70年代,范元芳出生在仙游县一个普通农家。目睹乡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范元芳暗下决心,“当一名医生,帮助更多人摆脱疾病困扰,减轻经济负担”。高考时,他以高出录取线50多分的优势,如愿考进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并到华西医科大学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省城医院工作。 这次下乡,身为福州市中西医结合抗癌协会秘书,范元芳还邀请来多位专家。现场,他们详细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写下医嘱,并免费赠送药品,耐心地告知服药方式和饮食注意事项等。而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他们还专程上门服务。 “孩子们不在家,我年纪大了,腿脚又不方便,去大医院看病也比较麻烦。范医生带专家上门,问诊和检查细致又耐心,真是我们村民的福音啊!”76岁的王阿婆说,做了检查,听专家分析了病情后,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有底了。 此次下乡送“医”,只是范元芳医疗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从2005年起,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他都到贫困乡村开展多点执业,为缺医少药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每次都坚持看诊至午夜。为了不让病人等待太久,他的中、晚餐长年都是装在保温杯里的牛奶、稀粥或其它流质食品,在看病间隙随意喝上一口。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爱心医生加入到他的行列中,成为乡村振兴一道靓丽的风景。 推动健康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为乡村百姓送“医”,也需要为乡村医生送“教”。范元芳说,近年来,乡村医生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能满足村民正常的就诊需求,但在慢性病、重大疾病等方面,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确保能送“教”、送好“教”,范元芳着力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在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论文,其中不乏专业力作。如今,范元芳和他的同行们通过现场带教、交流指导、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疾病诊治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培养了带不走的人才团队。 “只有让百姓少花钱,养好身体在家门口多挣钱,才能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切实助力乡村‘医疗振兴’,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范元芳说,能团结一群志同道合者,用学到的知识送“医”送“教”,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许多有爱心、善奉献的医生毕生最大的追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