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6-15
2022-06-15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95后”新农人播撒新希望

作者: ■张思洁赵英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18

    烟雨朦胧的秦岭脚下,在西安市鄠邑区化西村,一片30余亩的葡萄园里葡萄架上挂满青绿色的果实。在蜿蜒曲折的藤蔓、郁郁葱葱的枝叶间,隐约可见一个小伙儿正在给葡萄果修修剪剪。
    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利落的寸头,很难想象这位朝气蓬勃的“95后”就是果园的主人。他叫张宇浩,今年是他在秦岭脚下耕耘的第五个年头。
    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生长在秦岭北麓的户太八号葡萄果粒饱满、酸甜可口,是西安市鄠邑区的明星农产品。2016年,正在读大学的张宇浩曾偶然间探得商机,从当地果农手中为同学代购户太八号葡萄,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毕业后,张宇浩曾到西安市区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然而,曾经的葡萄香和田间地头的乡亲们仍然让他念念不忘。
    于是,果断辞去城里的工作,拉来大学的好友,一头扎进了葡萄园。2018年,他和同学共同成立了鄠邑区青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向村集体承包了30余亩土地,从种户太八号葡萄入手,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面孔。
    从小在陕北农村长大的张宇浩对农活儿并不陌生。然而,种葡萄的第一年却是颗粒无收。“那年葡萄收获的时候赶上了雨季,我们没来得及提前做准备,葡萄全烂在了地里。”他说。
    参加当地农业局组织的培训,向村子里的种葡萄高手请教,在网上自学种植知识……从那时起,张宇浩每天住在果园附近,埋首在田间地头,终于摸清了葡萄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方法,品尝到了丰收的滋味,他还会向其他果农提供技术支持。
    如何让质优的水果也能价高?张宇浩的团队利用微信小程序自主搭建了电商平台,与当地果农合作,让户太八号葡萄搭上互联网快车,从路口走向了全国,打通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直接销售渠道,去年线上销售额大约20万元。此外,他还在线上销售猕猴桃、樱桃等当地水果,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2021年,他的团队与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达成合作,成为该校的劳动育人实践教育基地,让青年一代有机会走进田野,体验劳动乐趣。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展现美丽乡村生活,我们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广袤的农田,让新的血液带来新的希望,在乡村振兴路上留下更多属于‘90后’‘00后’的足迹。”他说。(据新华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