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6-14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一个小山村的“大农业”之路 |
|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72 |
|
|
|
|
|
|
从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到远近闻名的“明星村”,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的巨变与福建一家民营企业的努力密不可分。福建省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氏农业”)在“百企帮百村”行动中,通过农旅融合、村企共建,结对帮扶苏家山村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业走上立体式“大农业”发展道路。 苏家山这个曾经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共114户4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50人。过去,这里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村民守着几分山岭薄地种粮、种茶,农资进不来,农产品卖不出,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土地抛荒、茶园失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农村要发展,离不开致富带头人。作为苏氏农业的带头人,返乡能人苏文达因地制宜用好用活乡村资源,带领群众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成功实现了由“外界输血”向“自主造血”的转变,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2019年,苏家山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凭借着周宁县旅游业的东风,苏氏农业不断加大苏家山景区建设力度,积极融入九龙漈-鲤鱼溪核心景区建设,打造九凤山茶产业与文化旅游基地。 一方面,苏氏农业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有机茶业500亩,种植白芽奇兰、金牡丹、梅占等名优茶,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无害化标准茶叶加工厂房,并注册“九凤山”商标,取得了茶叶QS生产许可证,生产的茶叶经国内外权威机构检测174项指标全部达标。 同时,苏氏农业大胆创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在农业基地配套建设步栈道、游泳池、垂钓鱼塘、美食广场、玻璃栈道、滑索等,利用村内森林资源建设卡丁车越野基地、丛林穿越野外生存拓展基地,全面打造生态观光产业园,推出集观光、休闲、食宿于一体的“苏家山美丽乡村一日游”特色服务。 2019年,苏家山村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游客量突破了60万人次,成为周宁县首屈一指的“网红村”。 苏氏农业以“村民投资购种、公司管理经营”的运作方式,与8名党员、17名群众成立了“党群联动致富组”,入股村民每万元可获得1000元-2000元不等的分红。村两委引导村民以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基地,共筹资100多万元入股养殖和茶叶加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短期资金不足问题。企业反之又助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 为了助力当地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苏氏农业在景区建设美食广场,免费给贫困户和村民提供摊点经营小吃,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村民到企业务工,每年可增加收入达40多万元。 为改善苏家山村交通条件,2016年,苏氏农业出资200多万元拓宽改造了连接该村的4.6公里长的双线车道。为有效解决村级组织办公难、党员活动难、群众议事难的“三难”问题,苏氏农业先后出资70万元新建总面积45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无偿提供给村委使用。 为提升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苏氏农业出资40多万元建设了村内污水管网和垃圾焖烧炉,安装路灯、建设护栏等,还投入30多万元改造村中饮水管道,解决44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苏氏农业为改善村中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牵头组织成立益民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的17名残疾人与普通社员同工同酬,让残疾员工在就业中树立信心。 苏氏农业还积极争取困难户危房改造指标和易地造福工程搬迁指标,解决全村困难户危房改造和易地造福工程搬迁问题。此外,苏氏农业还每年邀请有关部门共同为贫困对象举办种植、加工、安全生产培训班,让贫困员工在就业中树立信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