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5-3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从士兵突击到商海搏击 |
——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广东省永道生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立钊 |
作者:
■王伟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156 |
|
|
|
|
|
|
他,一个“80后”的退役小伙,在军旅、在商海,身经百战,屡创佳绩;他,有一颗拳拳赤子心,每年拿出公司盈利的5%,持续扶危济困。 平凡却熠熠生辉,朴实却奉献多多,钟立钊的背后,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企业家难掩的赤诚初心。 军营锤炼 1984年,钟立钊出生在千里叠翠的莲花山脚下。在那片山林毓秀却生活清贫的土地上,他吃乡亲们的百家饭,从小就养成了坚强自立的个性和吃苦耐劳的品格。 海陆丰是一块富有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这片红色土地,培育了钟立钊不屈不饶、敢闯敢拼的精神。 18岁,钟立钊来到八闽之地——福建武警总队参加新兵集训。他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在出操、队列、擒敌拳、搏击、武装越野等训练中,都严格要求自己,自我加压。别人负重10公斤,他负重15公斤;别人跑5公里,他跑10公里,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 新兵训练结束,他被分到福建宁德支队,参与执勤、演练、缉私等,钟立钊依然事事打先锋。 钟立钊回忆军旅生活时,眼里放着 光:“我所在的是英雄连,大家冒着生命危险缉毒缉私,执行任务。危险到什么程度呢?九个月时间,我们牺牲了三个排长。有一次收到线报出任务,抓走私犯,为了不被发现,需要一直趴在地上隐蔽好,就跟‘死人’一样。我趴了两天两夜,一动不动。” 钟立钊说:“那两天两夜的确有些煎熬,任务结束站起来那一刻,腿都不是自己的了。这不是常人能够坚持的,只有经历过生死时刻而大难不死,才更懂得生活的美好。” “我的腿还有弹伤,弹片残留在里面,有时过安检还会响。”钟立钊指着自己的腿说。 荣誉,从来都是汗水和鲜血凝成的。入伍第一年他就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之后,又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保送到军校。 肉体受的伤,化作了铁打的魂。部队淬炼,锻造了钟立钊钢铁般的意志,更是培养了他终生爱党、无私奉献的品质。 四处突围 正当钟立钊在部队干得热火朝天时,家乡忽然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加之还有三个年幼的妹妹需要照顾,家庭重担理所当然落在了身为长子的钟立钊身上。 为了家庭,钟立钊思考再三,不得不改变了长期服役的决心,忍痛放弃保送军校的机会,告别军营。 “手捧那身沉甸甸的橄榄绿军装,我心中百感交集。”谈到当年离开部队的场景,钟立钊感慨万千。 由于在部队表现突出,钟立钊被分配到家乡县城一所中学任教。然而,父亲过世,面对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钟立钊再次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那年,他23岁。 2007年,钟立钊怀揣1万多元退伍安置费,在福州市安泰街夜市开始摆地摊卖服装,开启了他的经济突围。从初期一个摊位,到之后租赁的摊位数量几乎占据半个夜市,钟立钊一时风头无两。 此后,钟立钊在福建宁德开了一家童装专卖店,之后又开了一家女装时尚专业店,幸运之神似乎垂青于他,生意出奇地好。 正所谓好风凭借力,几个月后,钟立钊的好运气来了——因福州市政府进行夜市改造升级,他的几个摊位被列入改造范围,按政策获得一次性补偿30多万元。 之后,他看准商机进一步拓展业务,很快积累到100多万元资金。那时,人们使用刷卡结账还不普遍,更没有手机支付,大多都用现金结算。看着眼前一叠叠十元、百元钞票,钟立钊流下了眼泪,那是他离开军营后第一次流下的幸福泪水。 为加快商业拓展,钟立钊跑遍大小数十座城市,四年开废了两辆汽车。在闽南,他翻山越岭,曾因汽车抛锚困囿山区一天一夜,经历过天气恶劣的暴风雨,道路塌方无法行驶、连续多日靠干粮果腹...... 谈及这些经历,钟立钊说:“这些对我来讲真不算事儿,当年在部队行军拉练,到了终点人累到腿软,蹲在地上半天,也是一咬牙就挺过去了。” 2008年,钟立钊在福建创立百货公司,开始扩张百货门店。数年时间里,先后在福建、浙江、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开业几十家百货商场,最多年交易额200多亿元。 2012年,钟立钊开始将他的创业方向调整为采矿业、房地产及金融领域。 然而,幸运之神这次却没眷顾他。因对采矿业了解不深以及快速扩张引发资金链断裂,钟立钊不得不忍痛卖掉60多家百货店。这次决策失误,让他和企业几乎走到了悬崖边。 不过,“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誓言经常在他耳边响起。创业难,守业更难。但作为当过兵的人,怀揣一颗永不放弃、永不服输的心,他又站起来,一步步向前走去。 重获新生 钟立钊敢作敢为,不怕困难,做事也越来越严谨。虽然市场瞬息万变,但部队曾教导他:战术要灵活,要以目标为导向,提高执行力和战斗力。 “那是一段痛苦的日子,有一周时间,我没有走出家门一步。” 他对自己的总结是:败在“无知”,对行业不熟悉却贸然猛进;败在“自大”,盲目自信和乐观,忘记了“隔行如隔山”的古训。 痛定思痛,钟立钊决定从谷底再出发。在仔细分析企业受创的原因,深入全面调查新业态后,他又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回汕尾老家办农业。 莲花山脚下的汕尾,面朝南海,土地肥沃,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种植农作物和捕鱼为生。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钟立钊带着所剩资金回到汕尾老家,投入大量时间学习国家脱贫扶贫政策、农业发展前景、农产 品市场销售、食品安全标准等知识,走田间、立地头,经过深入了解和实地考察调研,于2010年创办了广东永道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收购农地,种植蔬菜,养殖猪牛鱼虾,建立农业基地研究站点,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专家实行分级培训、现场指导,提高基地产能,实现农产品多样化。 他将之前在北方种植的木薯改良后移植到惠州种植。起初,企业每年亏损1000多万元,钟立钊没有放弃,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拖欠农民和员工工资。2018年,公司经营向好,开始盈利,特色产品金薯因存储时间长、粉糯香甜,获批省级地理标志产品。 钟立钊终于借现代农业“复出”,重获新生。 如今,广东永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省农业龙头企业、拥有200余项专利技术。作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供应广东菜篮子市场占比达22%;主营畜牧及淡水动植物养殖、农作物、经济林、风景林、果树种植及销售等,占地约68万亩。 公司有农产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育苗中心等研发机构,农业技术人员达268人,并成功带动农村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忙时期聘用人数达2000余人。 在农业生态的模式创新,让他更清楚了知识的重要性: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赢得先机。但农业产业的单一性只能解决产品销路问题,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却一直困扰着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造农业生态,实现产供销,解决农民增收、就业问题,更需要激发农民的内在动力。 于是伴随农业创新模式的推出,企业得以重整旗鼓,钟立钊又开辟了新的战场。 2014年,永道集团公司深圳总部落户福田区,钟立钊开始涉足危险废物、建筑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再生利用行业,公司拥有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险物品道路运输许可证”等多个许可资质,可以综合处置处理31项危险废物和工业固态废弃物,实现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目前,永道集团在浙江省、广东省多地设立了建筑垃圾处理及再生资源利用、危险废物处理科技公司,同时涉足新能源充电桩设备生产等领域。 模式的创新带来了产业升级。钟立钊开始积极探索合作模式,采用自建自营、业务合作及参股经营等,发挥环保资源优势,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不忘本色 钟立钊在部队服役期间,不仅磨炼了意志,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思想也深入其心。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发挥军人“一马当先”精神,着力帮扶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难、创业难的问题。 为此,捐资成立“永行正道爱心公益基金”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关爱基金”,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技术培训和创业指导;发起成立“拥军快乐行”,联盟就业合作单位达286家,创业中心35家,服务中心351家,免费提供早餐、住宿、体检、理发等服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2000个。 他还创建中小学综合素养实践教育基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发“敦行、读行、践行、励行”四行课程,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校外教育、综合素养实践、研学旅行等活动,直接为粤港澳大湾区千百万学子提供全方位、专业 化的研学培训服务。每年培训中小学生50多万名,输送超60万名学员参加基地国防教育实践和军旅特色的军事夏令营等活动。 树高千尺不忘根。当年,靠着亲戚们轮流抚养和乡亲们的百家饭,钟立钊得以长大、读书并进入部队;父亲病重时,部队体谅他的难处,批准他提前退伍扶持家庭;父亲病故后,地方政府帮助他就业,他得以渡过难关。 这一切,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一股股暖流的浸润,成就了钟立钊深挚的感恩初心。 他深知,自己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离不开党和部队领导的关心关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新时代企业家,要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奉献,在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力尽所能的回报国家。 作为“征兵宣传形象大使”,每到征兵季,钟立钊都会带领永道集团的同事在地铁、公交车、社区进行征兵宣传;为了鼓励优质兵源进藏进疆,他指导集团设立征兵专项基金,每年捐资2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大学生入伍。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守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最有力保障者。钟立钊也曾是特殊群体一员,他深知:后方得到保障,才能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于是每年多次组织慰问部队活动,慰问赴疆赴藏的新兵家属,嘘寒问暖,发放物资和现金。 钟立钊时常感慨说:“我是幸运的,退役后分配在家乡县城中学任教。但看到一部分军人退役后只能干体力活,我心里酸楚,他们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职业选择。” 于是钟立钊指导集团,捐资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金,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基地,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创业孵化基金及创业指导,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技能,降低退役军人的创业风险。 退伍不褪色。钟立钊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自觉,坚持走正路,做正事,行正道,坚持把每件事做深做实。 钟立钊心系孤寡老人、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他捐建希望小学、长者饭堂、老年公寓、数字教室等设施,开展南粤会亲、金秋助学等帮扶活动。 其中,数字教室让农村孩子能同步享受到来自一线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给乡村小学课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他为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以“结对子”方式长期跟踪帮扶中小学生,直到完成大学学业,乃至扶持就业创业等。 助力共富 钟立钊凭借现代农业“复出”,重获新生,但他始终在思考如何持续促进更大区域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尤其是帮助落后地区建立高效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因为“菜篮子工程”只能解决农产品后半段的销售问题,如果农民不懂农业技术,那产量质量就上不去。包括自然灾害来袭,都会让农民一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如何发挥企业优势,助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这又是企业一个很大的课题。 想到这里,钟立钊说:“消费帮扶,短期内可以帮助农民快速增加收入,但长远来看,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才有利于确立长效机制,激发一个区域的内生动力。” 于是,在广东扶贫济困日,他连续多年发力: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1111万元;2019年“广东扶 贫济困日”活动捐赠3333万元;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8888万元;202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1.3333亿元。 在“粤桂扶贫协作”中,钟立钊也持续发力:2019年“粤桂扶贫协作”完成1.2亿元消费帮扶;2020年“粤桂扶贫协作”完成2亿元消费帮扶;2021年“粤桂扶贫协作”签订投资8亿元落地广西百色;2021年底,投资15亿元建设“汕尾市综合实践教育生态园”项目正式启动。 将产业帮扶和消费帮扶,长效和短效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赢得发展优势,促进乡村振兴。这是钟立钊一次又一次的抉择和付出。他在用实际行动帮助困难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 出来。 钟立钊常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党的指引和国家政策支持。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自己会挺身而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冲锋在前。”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火速组织满载食品和发电机的两部卡车,亲自率队,5月13日抵达成都,星夜奔赴汶川、映秀灾区。九天的奋战,冒着生命危险搬石头、清路障、抬伤员、背老人,抢救、安抚500多名群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封城当天,钟立钊第一时间组建“永道集团疫情防控突击队”和外联组,紧急召开动员大会,就防疫物资采购、运输、爱心基金捐赠等相关工作作出周密安排。 钟立钊带领十几名退役军人同事,从大年初一到初五,奔波在广东、广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辗转上万公里筹集口罩等应急防疫物资。在厂家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充当义工帮助做工生产……2020年疫情期间,先后捐赠款物合计价值1320万元。他还安排集团旗下企业,不计代价,以高标准高效率,加班加点处理疫情产生的医疗废物,自愿承担近1.5亿元的处理费用。 疫情期间,钟立钊也不忘乡情。2020年2月至5月,他带领集团捐赠300万元现金,慰问深圳医疗队、东莞医疗队、汕尾医疗队;捐赠18万元慰问汕尾支援湖北医疗队的18人;捐赠60万元现金及防护物资,支援汕尾疫情防控工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送去慰问。 2021年深圳“5·21”疫情,钟立钊主动将深圳基地作为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场地,捐资捐物,全体同事作为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还捐赠防疫物资,慰问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志愿者。 2020年7月,江西、湖北等省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他连夜部署、紧急行动,火速组织救援力量、调配救灾物资,驰援抗洪一线。2020年8月,连夜出动协助深圳抗击台风海高斯。 2021年7月20日,河南多地突降千年一遇特大暴雨。钟立钊于灾情发生当晚火速集结,星夜驰援河南,并于21日晚抵达灾区救助,还捐赠200万元,协助灾区转移群众,支援灾后重建。 2021年8月,深圳特大暴雨,他又紧急集结救援队疏堵保通、转移受困市民。 一幕幕场景,展现了钟立钊作为青年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弄潮儿向涛头立,风起正是扬帆时。“80后”钟立钊,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历。勤奋、担当、感恩,是钟立钊概括自己的三个关键词,也是做人做事的原则。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 发! 永道,永行正道!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