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5-25
2022-05-25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

“四新”实践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作者: ■薛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11
    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法院积极探索与江宁区工商联协调联动机制,全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连心搭桥,构建联络协作新机制。依托江宁区委政法委,江宁开发区法院与江宁区工商联、江宁区公安分局等部门联合成立民营企业保护领导小组,形成长效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会商民营经济领域凸显的问题,互通信息、共享调研成果,并在江宁开发区法院民二庭设置专员负责日常对接工作、完备工作台账,形成有效的日常联络机制,不断探索保护发展创新举措。
    联手合作,设立商会调解新平台。江宁开发区法院与江宁区工商联联合发布《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成立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会调解中心,并依托江宁开发区商会、禄口街道商会设立两个分中心。在江宁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协调吸纳15名优秀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截至2021年共调解各类涉企纠纷596件,总标的额4600余万元,为企业节省诉讼费用90余万元,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非诉纠纷解决新模式。2021年6月,江宁开发区商会调解中心获得“江苏省重点培育商会商事调解组织”和“江苏省优秀商会调解组织”荣誉称号。
    双向互动,拓宽问需纾困新渠道。江宁开发区法院与江宁区工商联联合常态化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提供有针对性、量身定制的司法服务,常态化邀请企业家进法院旁听庭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及时回应企业的司法需求。强化法律服务联盟建设,定期开展“法官大讲堂”活动,相继发布《商事审判白皮书》《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指导手册》《法官教你正确处理劳动争议100条》《关于服务保障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十项举措》等,切实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院会联动,打开破产处置新思路。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院会联动机制,江宁开发区法院与区工商联联合着眼完善宣传机制、联动机制、执行机制,高效推动低效劣势企业推出市场、优化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破产知识宣传,完善破产企业识别机制、“执转破”程序启动机制,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形成合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