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4-28
2022-04-28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邵俊斌:贡献硬核的科技力量

作者: ■本报记者 姜虹羽 通讯员 吕茂兴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75
上海疫情正处在动态清零的关键时刻。邵俊斌带领团队继续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我们将用硬核的科技力量驱散上海疫情的阴霾。”邵俊斌说。
    出生于浙江省嵊泗县海岛中医世家的邵俊斌,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江生物)的创始人、董事长。在2020年湖北的那场新冠肺炎疫情中,邵俊斌带领之江生物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大的科研力量,在疫情阻击战中大放异彩。目前,之江生物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形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应用,推动着核酸检测试剂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抗击疫情做好了周密的准备。
    今年3月份以来,上海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波及范围不断扩大,上海抗疫到了最关键紧要的时刻。邵俊斌带领之江生物人迎难而上,逆风而行,与时间赛跑,为上海打赢这场不能输的硬仗,贡献了“之江生物人”硬核的科技力量。
    全员上阵 快马加鞭未下鞍
    在上海疫情发生之初,邵俊斌立即要求之江生物全员进入战时状态,打响守“沪”安宁的保卫战。自3月14日开始,之江生物为了避免员工非必要流动造成的接触风险,紧急新启用了一整栋公寓楼作为公司员工的集中住宿点。同时,公司采购了150余张行军床,供核心生产保障人员在公司内部集中住宿。员工积极配合公司安排,全力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
    核酸检测试剂作为这场战役中的紧缺物资,需要加大马力进行生产。由于岗位特殊性,为保证产品质量,之江生物公司内部人员各尽所能,全力投入到了试剂管线的生产支持上,24小时夜以继日,轮班坚守,全力优先保障上海及全国其他地区的核酸检测需求。之江生物的松江工厂因园区流调,工人按照统一部署被集中隔离。在急需保障物资供应的情况下,经过上海市经信委与浦东新区的迅速协调、紧急动员,之江生物与大型电子企业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行沟通,由该公司派遣32名业务骨干驰援生产一线,协助扩大产能。之江生物松江工厂的老员工通过视频连线指导,之江生物总部也派遣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解决了核酸检测设备的组装和调试等一系列难题。
    红蓝铠甲 尽锐出战显身手
    随着上海核酸检测需求的迅速上升,抗疫一线迫切需要操作智能化、贴近检测现场、日检测量高的核酸移动检测设备。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邵俊斌领衔研发的3辆“红铠甲”移动检测车大显神威,帮助陕西省医疗队完成了每天1.5万管的核酸检测任务。这3辆形似“大巴车”的移动检测车,单车日检测通量可达1万管,是一个移动式P2+微生物实验室。它将专业PCR实验室内能够做的核酸检测,搬到距离被筛查人群最近的地方,采样即检测,减少样本转运中的风险,缩短由于样本长距离周转所延长的检测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核酸检测报告。之江生物为“红铠甲”移动检测车量身定制了检测流程和方案,全流程自动化使其单车“日检万管”,人员配比得到优化,每班仅需4-5人,极大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此外,之江生物还有6辆“蓝铠甲”移动检测车,“蓝铠甲”的优势是小巧灵活,即停即检,只需2人就可完成采样、检测全流程,占地面积仅为一个标准小车停车位,可便捷支援一线检测。
    目前,“蓝铠甲”已经开往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闵行区中心医院、松江区等地支援抗疫,而“红铠甲”移动检测车也已在全国各地的防疫一线投入使用,这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中国科技能力呈现。
    青耕一号 御疫神鸟护申城
    4月7日,由邵俊斌挂帅研发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这款名为“青耕一号”的三类医疗器械是一个全自动、全流程核酸检测平台,24小时连续工作只需4次人工耗材移放,能大幅节省专业检测人力,每日单管检测达到4500管,是抗击上海疫情的又一款神器。在完成自动化原管样本、试剂与耗材上机后,这款设备的8通道旋盖臂与8通道加样移液枪交替操作,同时启动分杯、提取、分液、检测四大模块。样本在各模块之间通过智能机械臂传递,结合全自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操作,可实现核酸检测封闭式“样本进,结果出”的全流程一体化。这样不仅节省了专业检测人力的投入,还能规避人员疲劳等因素导致操作失误的风险。这款设备的占地面积仅2.7平方米,可通过车载运往各地进行核酸检测。它搭载全封闭负压系统、紫外灯、臭氧发生器和高效过滤系统,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标准,并具有全流程摄像监控和安全预警功能。邵俊斌说:“‘青耕’是《山海经》中可以御疫的神鸟,希望‘青耕一号’的诞生,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模式来守护大众健康,减少抗疫一线人员的辛劳。”
    如今,上海疫情正处在动态清零的关键时刻。邵俊斌带领团队继续义无反顾、坚守岗位,“我们将用硬核的科技力量驱散上海疫情的阴霾。”邵俊斌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