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4-25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项目建设必须考量土地利用率 |
|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05 |
|
|
|
|
|
|
从去年开始,浙江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腾出土地发展投入产出效益高的优质企业和行业,全力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腾笼换鸟”,“腾”是关键。在新一轮攻坚行动中,淘汰落后攻坚行动一马当先。什么是落后产能?浙江的定义和标准很有特点:土地的利用效率是核心。基于能耗限额、亩均税收、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等指标,构建“高耗低效企业”筛选模型,加上实地核查,最终确定年度整治提升企业清单。 全国各地淘汰落后产能,是要淘汰高耗低效企业的产能。什么是高耗低效?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将能源消耗作为核心,但土地使用效率的指标要么没有,要么权重很低,而浙江则在能源消耗指标基础上,将土地的利用效率作为另一个重要指标,以亩均税收、亩均效益等衡量。构建“高耗低效企业”筛选模型,加上实地核查,最终确定整治提升企业清单。于是绍兴印染行业“大手笔”跨区域集聚搬迁,萧山积极推动工业全域治理,平湖全力推进“两高一低”整治。 将土地使用效率作为衡量企业产能先进与落后程度的指标,这反映出了浙江作为人口密度在全国靠前地区的对稀缺资源调控的需要。其实这也是全国各地都要重视和效法的原则。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不仅人均耕地面积稀少,就是人均各类型的土地资源,也是很有限。甚至荒漠也不是无用的,这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的需要就可以看出,传统观念中寸草不生的西部沙漠,恰恰是发展新能源的宝库,等等。但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与保护耕地和土地资源保护构成了尖锐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但城市的扩张、楼盘的开发、道路的延伸、工厂的建设,几乎都是毁占优质的农田。18亿亩基本农田,是最低水平的保护。有的地方名义上不突破红线,但能划入的,就是不划入,一等水浇地都被排除在耕地范围。甚至村民建设自住宅,也出现了毁占耕地的苗头。 城市化固然是必由之路,但具体怎样实施却有很大区别。集约型和粗放型导致的结果有天壤之别。现在的问题是连保护18亿亩口粮田的红线,都屡屡被各种利益所突破。18亿红线之外的耕地、林地、水面、河道、草地等资源,既存在被违规违法毁占的普遍现象,更有利用效率低、有意多占多圈以攫取土地转让收益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以土地优惠吸引外资,造成土地浪费。 北京某影城是北京市的大型招商项目,相关部门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笔者却认为有些过头了。在配套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可谓四处开花,不仅同步建设了地铁7号线,而且还延长1号线连接进入影城。按理说,以两条地铁线路的巨大运能,完全能满足最大客流需求。但在道路交通方面过度建设,不仅开辟多条宽阔道路和立交桥,而且还建设了两座庞大的停车场,占地面积巨大。如果平面停车场建成立体的、或者两层的增建成三层的,都可以节约宝贵的耕地,也还算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但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霸气占地的停车场,仿佛是鼓励游客开私家车,而非鼓励绿色的交通方式。作为建在首都的举世瞩目大项目尚无节俭意识,在全国其他各地不知还会如何。如此土地资源焉能不越来越紧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