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4-20
2022-04-2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 通讯员薛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96
    “员工在做慈善的过程中,会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我们把慈善作为一种福利,让慈善成为员工的习惯。”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深普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普物流”)董事长魏科如是说。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在深普物流,除工资之外,每人每月另外发放100元慈善费。
    什么叫慈善费?魏科解释说,这100元必须用于慈善活动,可以用于助学、慰问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等。只要确实用于慈善事业,就可以凭发票回公司报销。
    “每人每月100元,每年1200元。深普物流现有员工150人,仅这一笔开支就是18万元。”魏科说,“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执行这个政策,十几年以来,虽然在这方面支出了200多万元,但对公司来说,所产生的‘收益’,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从系统论考虑,做慈善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魏科说,“当慈善成为员工的习惯,员工的精气神,员工的思想素质,都会大大提高,这是从企业内部考虑。从企业外部来说,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购买力,购买力提高了,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
    在深普物流,慈善分三个层面,一是员工自己做,二是部门组织做,三是公司坚持做。
    在深普物流的客户中,有一家叫南瑞继保,在全国建有38所希望小学。每一次为南瑞继保运送爱心物资时,深普物流都会捎带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就这样,无论是地震、新冠肺炎疫情,还是洪涝灾害,从玉树到武汉到郑州,深普物流都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魏科心目中,有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比任何奖状都珍贵。很多年前,一位合作客户的驾驶员遭遇车祸,丢下了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魏科闻讯后,一路赶到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找到那位驾驶员的家中。从那时起,许家姐弟俩的学费、生活费都由深普物流承担。现在,姐弟俩都考上了大学。
    魏科是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商会副会长,只要商会群里出现捐助等公益类信息,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有一次捐助活动,商会群里号召大家每人捐助2000元,魏科却捐出6000元。
    在深普物流,有8位特殊的员工,因为拆迁,他们都成了千万元户。可是,他们仍然坚守着工作岗位,工作努力认真。有人不理解,他们的回答是:“这样充满正能量的团队,我们舍不得离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