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4-12
2022-04-12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弘正建设”的责任与爱心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薛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92

    “一间简陋的教室,几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孩子。但是,那些孩子的眼神特别清澈,让我终生难忘。”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弘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正建设)总经理王磊如是说。王磊看到的是妈妈带回来的照片,照片拍摄于云南省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王磊的妈妈叫周琴,是弘正建设创始人。多年来,周琴的爱心脚步从未停止过,从云南到广西再到贵州,“周妈妈”给山区留守儿童带去的,不仅仅是桌椅书本纸笔,还有深切的关心,浓厚的爱心,还有欢声笑语和希望的阳光。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王磊说,每一次妈妈结束爱心之旅回到家中,第一时间是拿出照片,与自己分享。潜移默化中,王磊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责任和爱心。
    可是,有一次,妈妈没能按时回家。那是在贵州山区,周琴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走着,去往大山深处探望自己牵挂的孩子们。一不小心,周琴跌下山沟,摔伤了。
    闻讯后,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步行十几公里,赶到周妈妈所住的医院。周琴说,摔倒时虽然很疼,但自己并没有哭。可是,看到山区的孩子们连鞋都没穿一路走过来,自己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
    “那个时候,我既心疼自己的妈妈,也心疼那些孩子。”在讲述的过程中,王磊不止一次红了眼睛。
    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王磊全家有了节日般的兴奋。那是妈妈资助的贵州山区孩子中的一位,考上大学到北京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让周妈妈一家人放心。
    南京六合区竹镇乌石希望小学5人,六合高级中学3人,江苏理工大学1人,扬州大学1人……这是弘正建设资助的困难学生。
    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牵挂孩子们的同时,弘正建设也关爱着老人。今年年初,寒潮来袭,气温骤降,面对凛冽的寒风,周琴带领弘正建设党支部党员干部一起到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敬老院开展“情系敬老院、冬日送温暖”活动,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送到敬老院,嘱咐老人注意保暖和取暖安全,并送上新年祝福。一年又一年,一次又一次,这里的老人们对周琴的到来已经视为一种习惯。弘正建设送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温暖,更是浓浓的心理慰藉。
    王磊说:“建好企业的小家,才有社会幸福的大家。员工的幸福感,决定弘正建设的温度,也决定了弘正建设能走多远。”如今,在弘正建设的2022年度公益计划中,多了一个“宝宝读书”项目。该项目立足于幼儿园,从娃娃抓起,养成读书的习惯,实现读书强国梦。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