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3-29
2022-03-29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化石村”留住“传家宝”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693
    【本报天津讯】一场春雪过后,随着挖掘机、运输车引擎轰鸣,沉寂了14年的天津市蓟州区铁岭子村村北矿区又热闹起来。不过这一次,不是毁山采矿,而是修复治理。
    “筹备了3年多,这次我们要让‘矿疤’重新‘披绿生金’,绝不再走‘毁山求财’的老路了。”望着眼前这片20多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山,铁岭子村党支部书记丁利有些感慨。
    蓟州多山,有“天津后花园”的美誉。罗庄子镇铁岭子村四面环山,以叠层石化石闻名,是京津冀首个“化石村”。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小山村的宁静被“靠山吃山”的炮声打破,鼓了腰包,却毁了生态。
    砸了“金饭碗”,没了支柱产业,日子怎么办?靠村民打零工,不是办法!2014年,丁利开始带领全村依托珍贵的叠层石资源,谋划发展旅游业。
    跟着丁利往村里走,脚下的路已变了模样。过去一头小毛驴驮着垛子勉强通过的山路,如今已被改造成旅游休闲的景观路。
    “铁岭子村的叠层石化石形成于14亿年前左右,象征着生命的起源。从全国来看,这里的化石自然出露面积最大,形态最佳。”天津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学者张晓飞说。
    建设化石展览馆,发展中高端民宿,成立旅游公司……近些年,随着蓟州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化石村”的名头越来越响,三分之一的家庭经营中高端民宿,一半以上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聊起村里未来的发展,丁利信心满满:“等矿区这个‘疮疤’治愈了,‘化石村’将会吸引更多游客来。”
    2014年起,蓟州开展“矿山复绿”工程,为矿山创面“疗伤”。同时,蓟州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文旅产业,让废弃矿山“披绿生金”。(刘润芝张宇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