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3-25
2022-03-25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湘潭打造产业新“名片”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86
    【本报长沙讯】长着黑白花脸、鼻子粉嘟嘟、身形圆滚滚的“沙子岭猪”,是湖南省湘潭市有悠久养殖历史的“土猪”。在速生、高产、多瘦肉的“洋猪”被大举引进的年代,长肉慢的“沙子岭猪”一度濒临灭绝。近些年,湖南省湘潭市大力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与开发,使“沙子岭猪”成为一张产业“名片”,其养殖和加工业正成为造福一方的产业。
    近日,湘潭市韶山高新区内一家企业扩建工程工地上热火朝天。这个屠宰加工“沙子岭猪”的企业,已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有两条现代化的生猪屠宰生产线。
    湘潭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吴买生说,如今的“沙子岭猪”产业面貌,很多人前些年“想都不敢想”。从湘潭市出土的一件以猪为造型的商代青铜器显示,“沙子岭猪”有悠久的养殖历史。但生长缓慢的“沙子岭猪”,曾被速生、瘦肉率高的“洋猪”替代,一度种猪只剩8个家系、纯种猪只剩2000多头,濒临灭绝境地。认识到“沙子岭猪”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潜在价值,湘潭市下大力气对这种“土猪”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创新与开发。
    吴买生说,经过多年努力,具有高营养价值、高生长性能、高瘦肉率等特性的“沙子岭猪”第二代品种“湘沙猪”和第三代品种“湘岭黑猪”应运而生,很快成为市场“新宠”。目前,“湘沙猪”进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成为通过国家审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沙子岭猪”系列品种生猪在湘潭县云湖桥镇、石鼓镇、花石镇等主产区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出栏数已达17.5万头,相关产业链年产值约20亿元。
    湘潭县易俗河镇的养猪能手楚力说,一头猪通过深加工能被制成冷冻分割肉、冷鲜肉、香肠、腊肉、肉粒、肉丸、培根等产品,市场价值显著提升。“我获得产业集群项目支持后新建了栏舍,去年出栏2000多头‘湘沙猪’,获利200多万元,平生第一次靠养猪挣到这么多钱!”(苏晓洲帅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