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3-22
2022-03-22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王发明”的农机梦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732
    【本报兰州讯】春耕时节,“王发明”又忙活起来了。播种机、旋耕机等各种农业机械,从他手绘的图纸“驶向”希望的田野。
    “王发明”本名王成贵,是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镇的一位农民。30多年来,他致力于农业机械的发明创造,共获得1项发明技术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上这些农机的乡亲们,都叫他“王发明”。
    他的第一个设计是铺膜机。地膜是旱作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保障。铺地膜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星期,但又很费工,通常6个人忙活一天只能铺一亩地。王成贵设计的铺膜机,前轮改成了开沟犁。前开沟,后铺膜,后轮随之压实地膜边缘。他边做边改进设备,最终定型的铺膜机,一人即可使用,一天就能铺将近2亩地。
    20世纪90年代初,王成贵设计的铺膜机在当地一炮而红。“一年能生产100台,一台卖3000多元。”
    从此,他贷款办厂,开始把生产农机当作自己的职业,盯着老百姓的地头,生产当地最急需、最实用的农机。当地种棉花,他就琢磨割秆机;当地种葡萄,他就研发埋藤机。如今,厂里销售的20多种农机,都是由他设计的。
    “过去的农机和现在没法比。”王成贵说,农机功能不仅从单一变得多样,而且更加精细、智能,“需要几颗种子,就能种下几颗种子。”
    烤干机是他历时数年研发的新产品。按传统方法,晾晒葡萄需要一个月,现在电脑精准控制温湿度,60小时就能完成这一过程。
    王成贵说,土地分散是制约农机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益的一大因素,“如今,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敦煌也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觉得我们的机遇来了!”
    令他高兴的是,在杭州工作的儿子也返回家乡,和他一起做采购、跑销售。
    春日的敦煌,播种机隆隆驶过,把春的希望同种子一起种进土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