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1-21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2022年权益类资产利好可期 |
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全解读 |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276 |
|
|
|
|
|
|
从近10年全球大类资产收益率情况可以看到,资产每年度的表现呈轮动形式。2020年表现出色的黄金收益率为25.27%,2021年则表现较差,为-3.41%。2020年表现垫底的原油-21.51%,2021年则表现最好达55.50%。 资产表现轮动如此频繁,如果每年对未来大类资产的配置方向能有一个前瞻性的预判,就会对接下来的投资提供较多的依据 日前,一年一度的《2022年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行。该《白皮书》由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编撰,从全球宏观大势入手,由上至下对全球大类资产给出具体的配置建议。 据了解,《白皮书》于2018年首次发布,在2018年市场极度低迷之下,给出超配中国资产的建议,是当时较少数看好2019年市场的资产配置机构之一;2020年给出的资产配置顺序:权益、黄金、债券、商品,全球权益优于中国股市,观点再次得到市场验证;2021年则对全球市场判断为“定性看涨,定量预期不高”,并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对策略进行3次微调,研判的专业与准确多次得到验证。 新公布的这份2022年《白皮书》或许对接下来一年的投资,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宏观视角:政策逐步回归 2021年全球交易主线围绕疫情下主要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由此催生的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压力展开,体现出明显的通胀逻辑。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过剩刺激需求上升,而疫情与“碳中和”相关要求又对生产端产生制约,限制了供给。 供需缺口之下,通胀成为市场一致的预期和最大的共识。作用于市场之下就是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走牛。 另外全球资本市场中,仍处于宽松状态的经济体股市表现良好,尤其是越南市场。 展望2022年,《白皮书》定义为全球疫情扰动仍存,边际影响趋弱,政策逐渐回归。 预计全球经济将延续复苏,美国逐步收紧,各国紧随其后。中国消费呈现温和复苏趋势,出口增速将逐步回落,流动性将合理充裕,财政发力将适当提前,中国GDP同比增速大概率前低后稳。 美国经济增速或高位逐渐回落,美联储加息实际行动或不及市场预期。欧元区通胀缓和,复苏延续。其他新兴经济体疫情有望减弱,谨防外部冲击。 权益类资产:未来利好可期 预计2022年A股涨幅与2021相当,但结构更均衡、投资体验更优。港股或将打破长期低估值状态,定价权终将回归。 政策角度看,得益于强有力抗疫政策,中国经济先于发达国家恢复,政策也率先恢复正常。经济会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可以预见,2022年将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年份。 政策转向稳增长,流动性稳中趋松,将推动企业盈利增速止跌企稳,淡化经济基本面的不利影响同时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另外,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多承担起对企业直接融资的工具作用,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居民存款借助基金入市的大势不可逆;银行理财、社保基金、险资、养老金等增量资金均积极入市;北向资金2021年创年度净流入新高,继续增配A股已成共识。 种种迹象表明,A股市场仍处于长期向好的态势,2022年定性看涨,但定量预期不宜高,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需要留意政策支持的主赛道,核心资产价值板块可托底,基金产品的投资体验要优于2021年。 港股方面,极度低估不可持续。2021年表现为全球最差,无论是估值还是实际价格都已被过度低估,长期不合理的价格,也预示更多的结构性机会。 部分行业比如科技、医疗等,经过大幅调整,政策风险得到充分释放后,对标国际同类标的,已具备较好投资价值。 中概股也在积极回流港股上市,叠加港股本就汇聚一批A股中没有的优质上市公司,稀缺性仍在;南下资金在港股的成交中占比稳步提升,逐渐主导港股交易将是长期趋势。 作为中国经济在海外的映射,港股不大可能长期保持极低的估值水平,2022年的港股或许会有所突破。 美股2022年收益降低,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美股此轮长牛始于2009年,估值目前已处于历史高位,与其他国家横向对比也偏高。 全球疫情后,美股涨幅主要源于盈利修复与宽松政策,其中流动性是重要因素,Taper预示政策转向开始,后续需关注美联储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节奏。加息预期将推高信用利差和美债利率,进一步加大美股风险。 考虑到美联储相机抉择、维护市场的意愿,美联储政策节奏会充分考虑市场,如果对美股有配置需求,2022年在降低预期的基础上,出现中期回调也是配置良机。 欧元区及其他经济体方面。由于欧洲经济强势恢复,基本面成为市场有利的支撑,可重点关注德国股市机会;日本股市有流动性支撑,基本面向好,且估值在其他发达国家中仍有优势。其他新兴经济体经济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冲击。且复苏节奏各异,表现也会有所分化。 综合来看,《白皮书》对权益类资产的观点为超配A股、港股,其他市场维持标配。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2022年,港股的极低估状态不可持续,估值回归过程可能带来更多的超额收益,值得关注。 在去年港股不断的下行过程中,很多投资者被港股、中概股折磨得体无完肤,甚至很多人都表示难以坚持。这里既有介入时间过早的原因,也有加仓节奏过快、仓位过重的因素。 当前持有的仍是港股中优秀、稀缺的优质资产的投资者,割肉离场还是不明智的决策,建议大家还需要更多耐心,等待未来港股估值向上修复。 债券类资产:建议标配 经过2021年,可转债估值目前处于历史分位的相对高位,预计2022年波动幅度或将加大,整体来看,固收+产品的扩容对转债估值仍有支撑,但继续上涨空间相对有限,可遵循正股思路从低估值和高景气标的中寻找个券挖掘标的。 顺着《白皮书》的思路,业内认为应强调转债配置。2021年的可转债市场表现甚至强于创业板,在A股主要指数里面表现最好。 2022年可转债市场仍值得期待。但今年转债市场或许会有变化,当前已没有100元以下的转债,估值角度已处于历史高位。对于估值已经处于较高的转债,还是要注意风险,更多应跟踪其正股的走势。 2022年转债市场的超额收益来源更多是来自对个券的挖掘。 外汇方面,2022年全球主要央行将逐步退出宽松政策,但是由于各个经济体经济复苏的不均衡,央行退出的节奏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将反映在各国利差的变化上,也会引导汇率的变化。 具体汇率方面,人民币延续双向波动态势,中枢面临下行压力;美元迎接加息周期,涨势或将延续;欧元加息预期落空,恐将继续回落;英镑不弱亦难强,双边波动;日元避险偶有驱动,弱势格局难改;加元高位震荡;澳元迎来转机。 配置方面,建议美元、澳元超配,人民币、英镑、加元标配,欧元、日元保守配置。 贵金属方面,目前市场反映的2022年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期已经超过了2次加息幅度,先抑后扬的走势是未来两年金银价格波动的大概率路径,其转折点的标志性事件很可能是美联储首次加息落地或加息路径明确。因此配置上应先低配后标配。 总体来看,《白皮书》从宏观入手,自上而下对未来一年各大类资产进行了展望,既专业又详尽。 目前,A股已连续3年上涨,即将推行的全面注册制、稳健货币政策下的降息降准预期、房住不炒的连贯性政策等均有助于进一步推升A股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就是A股长牛行情的初期,也是最佳的布局期。无论每年大类资产如何轮动,从长周期来看,A股的投资价值绝对位居前列,套用经济学家的话“未来10年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图2)IMF对主要经济体2022年增速预期 (图3)2021年转债与主要股票市场指数涨跌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