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1-17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制度保障 宁波探索构建“四大体系”促发展 |
|
|
|
|
|
|
【本报宁波讯】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直接关乎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近年来,宁波市工商联探索构建“四大体系”,积极推动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经济想要发展好,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建设很重要。宁波市工商联专门建立民营企业家思想评价体系,高度关注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开展“融合式”调研、“画像式”分析、“联动式”研判、“跟进式”引导,组织“万家民企评”、上规模调研、政企恳谈会等系列活动,多级联动、常态研判、定期分析,形成企业家思想状态现状对比图、发展变化趋势图;组织共同富裕、清廉民企、向党说句心里话等主题宣传,做好一人一事、一企一策的政策预期引导,助力民企思想清朗。 为更好把握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宁波市工商联专门形成了一套全面立体的民营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在全市范围广泛建设“亲清直通车基层站点”,设立1500个“亲清监测点”,启动“政商E亲清”项目,开发亲清办事指数测评智治体系,密切分析监测全市民营企业情况,打造“1+1+N”为主的监测报告品牌,持续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决策参谋。所谓“1+1+N”,即年初1项“问千家、进百企”大走访大调研报告、年中1项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报告、全年多项社情民意信息调研专报。 为多维度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宁波市工商联全力整合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搭建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代表名录库“两大平台”,落实企业家反映的500多条意见诉求,推动涉企政策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单”;同时升级科创、市场、金融、法律“四项服务”,通过政企、法企、校企、院企等全面协作,形成全方位、多跨度服务供给。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基层力量的壮大。为此,宁波市工商联不断完善变革型商协会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商会党建全覆盖攻坚”专项行动的开展,健全完善联系、指导和服务的制度机制,全面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工商联所属商会达到520家,会员总数突破4.1万个,形成市、县、镇、村四级组织网络,覆盖行业、异地、市场、园区等各大领域,打造形成基层商会建设“和邦模式”“高桥样板”等宁波范例。(夏应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