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1-12
2022-01-12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天生农牧:以药兴农富裕乡村

作者: ■本报记者张华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82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天生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生农牧),是山西天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榆社阿胶厂)的“定制药园”,也是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一座“扶贫车间”。
    2017年2月,公司成立后,立足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当地农民种植知母、黄芩、柴胡、党参4种药材,走出了一条以药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致富路子越走越宽
    2016年山西启动“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扶贫行动后,为了积极响应政府产业扶贫号召,让困难乡村户户有增收项目,2017年2月,天生农牧成立,王庭良担任公司董事长,挑起中药材产业扶贫重任。
    河峪乡东形彰村是天生农牧的结对帮扶村。为解决谷子滞销的燃眉之急,该公司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谷子,帮助村民增加收入。一方面公司将收购的谷子重新加工包装,为东形彰村的小米树立品牌,打响知名度,为村民销售谷子打开市场,将村民带上发展优质农产品的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帮助该村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该村实际,选定中药材种植的脱贫产业。为了打消村民疑虑,种植初期天生农牧免费为东形彰村提供知母、柴胡种苗,共发动村民种植中药材62亩。
    通过调整东形彰村农业产业结构,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脱贫衔接起来,使东形彰村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
    王忠章是该村一户贫困户,他家4口人,2017年在天生农牧帮扶下,免费领取桔梗种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种植桔梗3亩,当年恰逢桔梗市场行情又好,每亩收益是他种植玉米收益的2倍以上。
    几年间,天生农牧带领企业进村入户,与贫困村结对子,为贫困户引路子,以“龙头企业拉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办法,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山区探索出一条“以药兴农,以药增收”的产业新路。
    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村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产业不精,发展不灵。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天生农牧一直在探索“以药兴农、以药增收”的产业路径。
    2019年,天生农牧带领村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优良品种,兼顾木本草本类,带领农户逐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转变传统的“以粮为主”的种植结构,持续以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将东形彰村全力打造为中药材种植专业示范村。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一方面,公司加强基地建设,立样板、树标杆,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合理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实施,聘请专家指导和全程动态跟踪,从种植基地选址、土地平整、行间距的控制到病虫害的预防,全部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化生产,让广大农民跟着学、学着干。到现在,公司共流转土地建立基地4500亩,涉及箕城、云簇、河峪、社城4个乡镇12个村1122户3100人。公司每年发放土地流转金253.3万元,每年人均土地流转收入816元。
    为了树立农民种植中药材增收的信心,化解他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公司出台药材种子、种苗先由公司垫付80%甚至100%的政策,将种子、种苗发放给农户,收购后再扣除,增强农户参与种植的积极性。公司将基地的田间管理以“反租倒包”的形式,优先承包给本村困难户,困难户有了土地流转款和耕作管理两份稳定收入。公司共流转的4500亩基地,每亩年管理费用约500元。仅2019年共发放用工工资235万元,带动2050人,人均增收1146元。
创建中药材致富全产业链
    按照榆社县“农业富县”战略部署,天生农牧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和特点,逐步探索出了以“龙头企业拉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良策,全力带动当地快速、稳健发展。
    几年间,天生农牧已在榆社县9个乡镇62个村成立63个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知母、黄苓、柴胡、党参等种植21270亩(其中知母10300亩),带动5133户农户稳步增收。还建立起了以箕城镇、云竹镇为中心的药材种植核心区,未来预计将带动全县发展6万亩药材种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