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30
2021-12-30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商会:

全力解决民企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作者: ■骆健本报记者庄道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62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真武镇商会把学习党史、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走深走实上狠下功夫,确保精准发力不偏颇。截至目前,真武镇商会联合相关部门走访全镇企业200余家,解决问题20多个,为民企发展步入"快车道"添加"助力剂"。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商会获悉,该商会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服务好镇“民营经济统战人士”为切入口,充分展现商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创新方法、精准施策、力求实效,全力以赴解决好民营企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双路”走访查实情,“即立”行改促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后,真武镇商会随即以严格的标准落实大会部署要求,把学习党史、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走深走实上狠下功夫,确保精准发力不偏颇。一方面,加强网格化管理制度,开展“线上线下”双路走访活动。积极与企业搭建好畅通联系渠道,通过企业服务群、商会交流群、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等平台,结合“蹲点调研”“四不两直”“上级点、自己找、企业提”等方式,深入听取企业家意见,详细了解企业困境。另一方面,即行即改限期排解,立说立行全面提升。针对摸排了解上来的问题,建立民营企业台账表、一件一件推进落实,逐步逐项协助解决。截至目前,真武镇商会联合相关部门走访江苏天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迈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等全镇企业200余家,解决问题20多个,为民企发展步入“快车道”添加“助力剂”。
    自选做法强特色,创新机制务实效。为更好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武镇商会在贴近实际、务实管用上狠下功夫,主动推出一系列动作。一是专门成立“为企办实事组”。为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为企办实事组”,专职负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整体组织推进,排查梳理民营经济人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工业、市监、行政审批等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确定整改时限,切实把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摸上来、落实了、解决好。二是建立完善“事务督办”落实机制。为切实把民营经济人士反映的问题解决好、办实好,对他们反映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长期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等,实施清单式、台账式、挂图式督办,构建“问题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闭环管理体系,确保事事有着落、力争个个都办好。
    以“链”为基谋发展,精准帮扶促转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真武镇商会在营商环境、人才引进、资金政策、业务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精准帮扶,以“链”动效能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强化“服务链”,商会在建立“为民服务中心”为企业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为企业开展“全链通”服务,加速提升为企服务效率。二是建立“人才链”,通过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引育人才带动产业。天雨科技综合体孵化器平台持续放大,“江都·创客邦”累计孵化人才项目61个,“博士科普”项目荣获省人社厅大学生优秀项目。三是打造“资源链”,坚持引导企业加入真武镇商会,积极利用商会组织联系广泛、信息灵通的优势,整合各方面资源,搭建招商引资平台载体,有力推动真武镇商会以商招商和精准招商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