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2-28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强化定点帮扶 助力全面小康 |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十八大以来扶贫济困捐款捐物达10.23亿元 |
作者:
■本报记者胡嘉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172 |
|
|
|
|
|
|
为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和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作出的重要贡献,进一步动员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2021年联合开展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 经广泛推荐、逐级评审后,评选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评选表彰活动先进集体100个、先进个人96名、建言献策优秀成果50项、社会服务优秀成果50项。其中,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强化定点帮扶助力全面小康”受到表彰。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将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践行多党合作初心的实际行动,作为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工作品牌,列为社会服务工作的头等大事。以民建中央定点扶贫县河北省丰宁县、贵州省黔西市以及广东省阳西县为帮扶重点,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积极履职尽责,发挥组织优势,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举全省民建之力助推当地脱贫攻坚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民建广东省委员会为扶贫济困捐款捐物10.23亿元;向丰宁县投入帮扶资金105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33个;向黔西市投入帮扶资金256万元;向阳西县投入帮扶资金219.3万元,协调帮扶资金200万元,捐物和减免费用折合350万元。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被民建中央授予“民建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2012-2020年连续9年被民建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工作优秀单位(最高奖项)。2篇文章获民建中央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优秀论文奖。会员黄文仔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倾情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结硕果 在民建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积极投入到贵州黔西、河北丰宁的定点扶贫工作中,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取得了丰硕成果。 实施健康扶贫,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会员基金出资100万元支持丰宁15个村新建、改建“思源村级卫生室”,方便村民就近看病。捐赠5万元给丰宁一线扶贫干部家属治病,帮助扶贫带头人解决后顾之忧。 捐建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118万余元在丰宁县黄旗镇、万胜永乡、鱼儿山镇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修路修桥、建设文化广场、村口牌楼等。在丰宁全县安装太阳能路灯265盏,在黔西市定点帮扶村广兴村和文化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施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在丰宁县,民建广东省委员会捐赠价值210万元儿童安全生存教育平台和价值350万元编程课程,推进教育扶贫;投入50万元建设爱心超市,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2场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增强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安排黔西和丰宁的150名教师在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在黔西市,2020年以来,协调会员基金投入教育专项资金140万元,连续两年资助100名优秀高考生和100名贫困高中生。捐赠5万余元支持文化村和广兴村完善教育设施。 开展产业帮扶,助力稳定脱贫。推动广东金祥食品有限公司与丰宁元始种植有限公司开展合作,为元始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燕麦加工厂提供设计方案并得到采纳,燕麦加工厂已投入使用,带动农户持续增收;支持丰宁68户贫困户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持续20年带动68户村民年均增收3600元;捐赠30万元扶持万胜永乡扩大赤芍生产,带动20余户剩余劳动力每年增收7200元;向乐国窝铺村扶贫车间捐赠缝纫设备19套,让20余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每年人均增收2万元,村集体增收2万元;捐建12个果蔬大棚,扶持当地发展优质农产品,增加就业岗位6个,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6万余元。协调会员在黔西市成立了一家专门“以技扶贫”的美业培训学校,共举办6期美业技能培训班,资助87.5万元,以费用全免的形式帮助187名毕节贫困家庭学员掌握脱贫技能。 组织消费扶贫,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以来,民建广东省委员会购买丰宁等地农特产品,价值210余万元。鼓励会员打造电商平台设立专区,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助力丰宁等地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 扎实推进 助推振兴发展出实招 根据广东省委统战部的部署,民建广东省委员会积极开展省内结对帮扶工作,助推地方发展和乡村振兴。 助力阳江振兴发展。在广东省委统战部的部署下,2014-2017年,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开展了为期3年的助力阳江振兴活动。一是积极招商引资。与阳江市政府联合举办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招商推介会2次,招商项目推进会1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15项,落地投资金额25亿;二是开展医疗援助。通过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为15个欠发达乡镇捐赠救护车15台,协调阳西医院捐资100万元。出资帮助革命老区龙心村开展南药益智种植项目,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三是开展扶贫济困。为贫困村捐资1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8万元,资助学校设备8.4万元;四是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举办了多场音乐会、书画笔会、讲座和论坛。 助推阳西乡村振兴。民建广东省委员会2018年起结对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塘口镇,助力乡村振兴以及开展民主监督。截至目前,在两个乡镇实施帮扶项目16个,投入帮扶资金75万余元。向上洋镇、塘口镇捐赠价值5万元抗疫物资。支持上洋镇沙湖村乡村公路建设,投入启动资金5万元。实施“助你读高中,圆你大学梦”助学项目,每年资助30名困难学生。在两个乡镇建立图书室8个,在上洋镇建立同心超市1个。积极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和西瓜新品种试种实验。向阳西县村卫生站捐赠330个居家理疗穴位按摩仪,耗资15万元。派出2名挂职干部,支持基层工作和地方建设。 协调“思源2018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帮扶项目”落户阳江,向阳春市中医院捐赠价值90万元的健康体检车1台,为当地村民减免体检费200万元,向阳东区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0万元救护车1台。广州会员企业向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捐赠数据机器人软件100套,价值150万元。 支持广东省委统战部定点扶贫点工作。向仁化县平甫村捐赠一批抗疫物资和图书,建立民建同心超市。开展消费扶贫,发动会员购买平甫农特产奈李价值20余万元。 凝聚合力 积极服务社会践初心 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广泛动员全省会员和会员企业勇担社会责任,践行合作初心,积极投身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会员企业新吸纳劳动力13.63万人,资助贫困学生5万余人。推动会员成立了思源日立基金、思源东方阳光慈善基金、思源博爱基金、文华基金、人才成长基金等,这些基金主要用于扶贫济困,近年来扶贫项目支出超1.6亿元。其中思源博爱基金由副主委陈伟东2014年6月发起成立,先后捐赠6060余万元款物,用于新农村建设、幼儿安全教育、社会救助和农村贫困群众技能培训等工作。 多年来,民建广东省委员会大力扶持民建肇庆市鼎湖区支部打造社会服务工作标杆。鼎湖区支部主动融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连续四次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民建中央原主席陈昌智誉为“支部楷模”。支部筹集爱心资金1865万元,直接帮扶4500多个家庭,受益群众10万余人,在当地形成了“有困难找民建”的良好口碑。助力广西昭平县黄胆村脱贫攻坚,累计筹集147.5万元,资助126名贫困学生,帮扶300多个特困残疾人、大病致贫家庭,帮助1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安居房援建,捐建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开展免费义诊服务14场,为2000多名群众免费义诊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