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2-28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产业帮扶 就业帮扶 公益帮扶 技能帮扶 |
“双合盛”为河北青龙注入发展活力 |
|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5 |
|
|
|
|
|
|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有这样一家集多项荣誉为一体的企业,它既是河北省质量标杆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又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多种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开展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和技能帮扶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它就是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合盛公司”)。 成立于2013年的双合盛公司是一家生产速冻面点的农业企业。利用青龙杂粮大县的优势,企业不断推出以当地各种杂粮、杂豆和板栗等为原材料的特色杂粮主食,带动青龙农业经济发展,助力农业产业化。在2021年第106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双合盛公司的“在旗杂粮主食系列”产品荣膺“金奖”。 该企业投资1.05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帮扶贫困村143个,帮扶贫困人口3.4万人,直接带动就业300余人。在实践中,双合盛公司创新开辟了一条脱贫带富之路。该公司获得河北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产业扶贫奖。 按照股份合作方式,双合盛公司牵头组建在旗杂粮深加工产业联合体,主动吸纳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及上下游企业,将上下游各环节的1个国家级合作社、3个杂粮收购企业及3.2万多贫困人口联合在一起,全面开展杂粮种植、贮藏、收购、加工等多环节经营和农资购销、农机耕作等社会化服务。 双合盛公司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对基地合作社、农户和贫困户所需的种子、化肥等农资进行适当补贴,引导合作社和农户扩大杂粮种植,既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降低了生产经营和服务成本,又稳定保障了杂粮种植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各方利益,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让农民在多环节受益,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重效应。 青龙县官场乡石门子村的帮扶单位是国有企业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港股份”),而该村入股了双合盛的扶贫车间。为更好地发挥企业帮扶作用,双合盛公司创新思维,借力发力,吸纳整合全村687户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本企业,企业按不低于10%比例予以分红。 双合盛公司还与“秦港股份”达成协议,向“秦港股份”食堂销售其“在旗”牌系列面食,销售额的10%作为扶贫专项资金返还石门子村集体,用于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公益活动等。同时,将石门子村认定为公司原料集采基地之一,村里负责种植红薯并加工成块,双合盛公司免费提供设备和技术指导,并承诺将以不低于当年当地市场最高价统一收购,而加工薯块所需加工车间则由“秦港股份”资助建设,收获“三赢”成效。 与此同时,双合盛公司根据不同情况安置不同岗位的建档立卡员工,建档立卡员工占一线员工的五分之一。除正常工资外,企业每月加发300元补助金,保证这部分员工年工资收入近4万元。 为助力阻断代际贫困,双合盛公司出台在旗基金政策,对企业内建档立卡贫困员工孩子高考一本上线一次性奖励5000元,二本上线一次性奖励3000元,以激励企业内部建档立卡贫困员工孩子“努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如今,双合盛公司与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脱贫户一起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奏出新的强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