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2-2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通过要素边际改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
|
作者:
■叶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34 |
|
|
|
|
|
|
当前世界依然处于逆全球化阶段,国际竞争从单一贸易战已经发展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国内各地区也正在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扩群等方式,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在此背景下,要建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要素着手提高边际效用价值。 从供给角度看,经济增长必须注重两大因素,其一是技术水平,通过创新与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二是要素投入,如何促进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边际效用递增。需求拉着供给跑的局面已经结束,产能过剩与无效供给成为企业边际效用递减的重要因素。所以,除了产业转型以外,还需要通过对要素边际改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首先,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重点强调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力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十四五”规划重点突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容,通过科技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一方面通过鼓励、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航天科技等领域的重点突破。对于国家战略性技术领域,由于长周期科技投入仅靠商业资本驱动很难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所以需要通过国家资本的长周期科技投入,触发科技周期的出现。 其次,要提高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劳动力对经济拉动贡献减弱,人口红利消失与城镇化放缓相叠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意在通过城镇化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劳动力供给。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当然,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价格下降,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会尽可能用机器取代人工,通过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技术发展和要素价格变化,产业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再则,要优化资本要素配置。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制度、要素、成本、创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供给,且互相关联。至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如此,包括金融基础性制度、金融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要素、金融成本等方面。比如2021年以来,浙江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强融资、畅退出,促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优化资本要素配置方面,地方政府一方面应该加强同银行资本的联动与沟通,规避因供应链金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实体经济与金融的循环发展离不开银行资本的纽带,区域经济如果脱离了银行资本的支持,就会出现产业的衰退与经济的凋敝现象。同样,银行资本对区域发展如果无法及时补充或注资不实,就会引发供应链金融风险,扭曲金融要素配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加强金融创新,完善资本要素配置。鼓励优质高新技术制造企业通过债券融资促进发展。为了促进产业转型与高新技术发展,浙江省在2021年发行企业债券70多只,募集资金近千亿元。在地方发展融资方面,浙江省也优化了融资结构,避免了过去城投债的单一融资模式,分别发行了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债券、双创孵化专项债券、绿色债券、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债券品种。所以,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需要健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大中小合理分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才能支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另外,还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政策改革将是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速的一大发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土地延长三十年承包权,通过土地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强化并完善制度体系来实现。目前,国家资源环境管理体制已发生重构性重大变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和总体框架基本形成,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制度开始确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构建。除了在土地利用边界上给予法律的明确约束外,各地方还需要在产业用地坪效与价值上明确指标,以亩产论英雄的决心加以控制,促进经济与要素的高效配置。比如,苏州在产业用地方面,严格按“亩产制”出让政策执行。苏州工业园区首创分段弹性年期(10+N)挂牌出让模式。产业用地出让时,同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和《产业发展协议》。根据《土地出让合同》,政府先期出让10年期的土地使用权。10年出让期满,受让人需按《产业发展协议》履约考核,经政府监管方考核通过的,才可以继续获得N年期土地使用权。考核内容包括投资强度、达产时间、亩均税收等。总出让年期不超过30年。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18年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已达42.6万元,其中,中新合作区亩均税收72.8万元,园区A类企业亩均税收约为164万元,全区新招拍挂工业及工业研发项目亩均税收达240万元,万元GDP能耗为0.254吨标煤。苏州模式值得全国借鉴,只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实现要素边际改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