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17
2021-12-17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美货币政策“松油门”难消通胀压力

作者: ■高攀许缘熊茂伶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2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5日宣布将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同时多数美联储官员预期明年美联储可能加息3次。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重点已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胀,但受需求强劲、供应链瓶颈持续等因素影响,美国通胀压力不大可能很快缓解。
    加快“缩表”进度
    美联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得益于新冠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和有力政策支持,美国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继续走强,失业率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供需失衡继续推高通胀。
    声明说,美联储决定从明年1月开始将每月资产购买缩减规模从150亿美元扩大一倍至300亿美元。按照这一速度,美联储预计将于明年3月中旬结束资产购买举措。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目前通胀压力高企、就业市场强劲,美国经济不再需要增加宽松货币政策支持,更快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有助于美联储更好应对各种可能的经济变化。
    过去几周,不少美联储官员和经济学家呼吁加速缩减购债,为尽早启动加息做准备。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8%,创近40年来最大同比涨幅。
    美联储在当天的政策声明中删掉了以往有关通胀“暂时性”的表述。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认为,对通胀形势的判断从“暂时性”变为“更加持久和有问题的”,显示美联储担心通胀变得更加顽固,希望适度调整货币政策予以抑制,同时避免损害经济复苏。
    物价上涨引发民众不满,再加上明年国会中期选举临近,令拜登政府面临抑制通胀的更大压力,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美联储加速“缩表”。
    通胀压力难消
    对于美联储最新举措能否将美国通胀率降低至2%的目标水平,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表示质疑。拉赫曼告诉记者,即便宣布加快缩减购债规模,美联储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依然宽松,经通胀调整的美国实际利率水平仍为负值。
    拉赫曼指出,美国通胀上升受一系列因素驱动,包括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严重的供应链瓶颈和物流运输问题,以及国际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等。他认为,通胀压力不大可能很快缓解。
    令人担忧的是,物价上涨持续时间越长,通胀预期改变的可能性越大,进而推动物价加速上涨。
    斯旺克认为,美联储决定更快“缩表”,相当于给美国经济“松油门”,同时在为下一步“踩刹车”、即加息做准备。美联储当天发布的利率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至少有一次加息,且多数人倾向于明年加息3次。
    值得警惕的是,美联储加息将推动美元走强和全球融资成本上升,给新兴市场造成压力。拉赫曼指出,对于明年美国利率水平上升的预期已导致流入新兴市场的国际资本逐渐减少,如果美联储加息步伐快于市场预期,国际资本将加速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那些拥有较高债务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协会最新数据显示,阿根廷、巴西和土耳其等一些新兴经济体已遭受资本外流的不利影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