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15
2021-12-15 第06版:六版 【字体】大 |默认 |

西藏藏毯产业焕发新活力

作者: ■春拉洛卓嘉措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48

    冬日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在和煦的阳光中迎来了又一个清晨。吃过早饭,米玛次仁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了他坚守近半个世纪的地毯厂。
    这里有他和父亲的乡愁记忆,更有着两代人为之坚守的藏毯事业。
    江孜是西藏著名的藏毯之乡,其藏毯编织技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作为自1974年起就在厂里工作的资深技师,今年63岁的米玛次仁受厂里邀请,依然活跃在生产一线,修剪着3D画作般立体的藏毯。
    “您看,这对藏毯上有龙、凤、珊瑚树等,这幅组图代表着夫妻和睦、生活红火、吉祥如意。”米玛次仁说。
    江孜地毯厂厂长拉平介绍,2017年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划拨650万元非遗保护利用传习项目资金,为地毯厂修建了两座现代化厂房。“如今拥有60名匠人的江孜地毯厂,设施齐备,订单供不应求,产品远销海内外。”
    “若要繁荣发展,就必须守正创新、与时俱进。”2014年,“90后”的旦增称来毅然放弃“铁饭碗”,创办了江孜昵炜藏毯厂,自此全身心地投身到了火热的藏毯市场中。“我热爱这一文化,我希望将它发扬光大。”
    2020年,通过对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对运营销售模式的多渠道探索,昵炜藏毯厂收获了超过700万元的销售额。“结婚,一生一次,意义非凡,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编织技艺为新人打造栩栩如生的挂毯式结婚照。”旦增称来说。
    创业路上,旦增称来在找寻“诗和远方”的同时,也为乡亲们创造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今年46岁的达琼是江孜县一位普通的农民,自小就有在家编织藏毯的经历。她说:“从前忙完农活,我还外出务工。现在在厂里编织藏毯,每月收入4700元,工作环境好,收入稳定,还能传承编织技艺,心里非常开心。”
    藏毯市场折射的是西藏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西藏文化厅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西藏各类文化企业超7500家、从业人员超7万人,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四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344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8.87亿元,同比增长13%。
    “每天在这里修剪藏毯让我感到踏实而有意义,我希望通过我们数代人的共同努力,让藏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在薪火相传的同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被更多的人所喜爱和收藏。”米玛次仁说。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