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15
2021-12-15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不能让生育假抬高就业“隐形门槛”

作者: ■杨玉龙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14

    近期,许多省份将生育假在享受国家规定的98天基础上,由过去的延长30天增加到延长60天,也有省份延长至90天,并且增加育儿假。延长生育假举措引发社会热议,这其中包括生育假补贴全部由企业承担是否合理、男女假期时长为何差距较大、延长生育假是否会抬高女性就业的“隐形门槛”等。
    生育假、产假、陪产假、护理假和育儿假都是生育假期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劳动者享有的重要权益。以延长生育假为例,自然会受到欢迎,但是一部分人群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正如有专家表示,可能会增加企业用人成本、可能加重女性职场歧视等。而“找工作会不会更难”也是某些人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难题。
    延长生育假需要在落实上给力。毕竟,唯有如此,才能够对降低企业负担、减少生育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会起到积极作用。当然,除去法规的完善外,也需要用人单位履行好主体责任,比如,既要落实好生育假,更应规避对女职工权益的不法侵害;还如,有的用人单位在无充分依据的情况下,降低女职工的孕期、产假期的工资等。
    政府的扶持不能缺位。值得注意的是,某种程度来讲,类似的生育假就是政策请客企业买单,但作为地方政府来讲也不能当甩手掌柜,相应的激励政策需要跟进。比如,政府财政切实分担一部分生育成本,在减免税费外,补偿企业的雇佣成本,如此既可以让企业减轻成本,也有利于生育假的卓有成效落实。
    同时,也有必要加大对不法用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职工“三期”劳动纠纷的保护力度,做好对违法案件中受损一方的法律支援,这就十分必要。而且完善投诉渠道、健全维权机制,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也可以有力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应该说,劳动监察执法越有力度,越能够促进“权益假”的落实。
    此外,正如媒体指出,不能忽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值得庆幸的是,近期各地父母育儿假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对新生儿父亲在家务劳动和抚育婴幼儿方面责任的关注,上海规定男女双方享受育儿假、江西增设30天男性护理假、天津明确男性享受15天陪产假……这样的制度性安排很有必要,也期待能够得到较好落实。
    综合而言,生育假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涉及多方主体、多层利益的调整,值得肯定与令人期待,当然,唯有这些假期能够得到完美落实,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也不会让其沦为就业“隐形门槛”。而从劳动者自身来讲,也应该增强权益保护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依法维权,这也有利于倒逼各项假期的真正落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