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2-07
2021-12-07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2021青年防艾公益行动启动

作者: 【记者牛畅北京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70
    日前,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由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以下简称“中艾协”)发起、吉利德科学公益支持的“2021青年防艾公益行动”正式启动,并以圆桌论坛和连线访谈的形式举行了分享会。多方专家齐聚一堂,分析了我国青年防艾现状,探讨了针对高校的关键策略,呼吁各方合力做好青年群体的HIV预防教育工作。
    围绕“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被‘艾’局限,突破不可能”的主题,2021青年公益防艾行动将以预防为方针、加强重点人群防控为方向,帮助推进在校HIV预防控制教育工作的开展,遏制HIV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在会上介绍,吉利德科学近期已与中艾协正式签署了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新时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及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的合作备忘录,双方希望通过该试点合作,共同探索创新高效的HIV预防教育氛围和综合干预机制,进一步改善试点学校的防艾知识知晓率和覆盖率,提升学生接受HIV检测咨询的自主意愿,增强重点学生群体的防艾意识。
    专家在讨论中强调,在多方创新协作中让教育与综合干预常态化,才能更有力推进青年防艾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张福杰表示:“青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加强HIV防治知识普及是多方的责任,只有各方携手综合防控,通过专业知识教育青年,才能更好地阻断病毒的传播。”全国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专家组副组长马迎华认为,很多学生的防艾知识并不完整,停留在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等层面,对于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进行检测等问题缺乏深入了解,高校和社会需要在个人教育和检测服务等多方面为青年提供帮助,帮助青年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此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健康教育与大众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童童在会上解读了“2021青年防艾公益社会调查”结果数据,指出部分学生对HIV病毒传播的认知存在误区,HIV预防教育工作仍需持续普及疾病知识,消除不科学的偏见和歧视。
    针对认识上的不足,下一步中国青年报社将在中艾协与吉利德科学的支持下,走进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全国8个重点城市的9所重点高校,开展HIV科普教育活动,以持续深化青年群体对HIV防治的意识、认知和责任感,努力化解对HIV的误解和偏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