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1-30
2021-11-3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浙西“乡村毕加索”点墨成金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87
    【本报杭州讯】鲜红的大公鸡栩栩如生,金黄的稻穗映出农民丰收的笑靥,绿水青山间流淌着江南风光……初冬时节,走进位于浙江西部山区的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街巷间随处可见一幅幅色彩浓烈的墙画。
    这些墙画出自当地村民之手。他们踩着梯子,手握画笔,在一面面白墙上画出极富乡土气息的艺术画。“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卧室当画室,门板当画板”——当地的顺口溜正是“余东画村”里“乡村毕加索”的生动写照。
    “越来越整洁的乡村环境,越来越富裕的农民生活,正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描绘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余东村党支部书记余晓勤说,过去,村里主要以种植水稻、柑橘和扎龙灯狮灯手工业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衢州文化馆下乡组织绘画培训,这颗农民画的种子开花结果至今已50多年。
    如今,800多人的余东村,参与农民画创作的有300多人,其中骨干成员48位,中国美协会员1位,还有6位农民画家入选“浙江省民间优秀艺术人才”。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一幅画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带动老百姓走上“共富”之路?
    柯城区沟溪乡党委副书记陈国刚说,外地考察团队问得最多的是“你们投了多少钱”,但余东的做法不是靠堆钱,而是挖掘沉睡的农村资源。
    在当地开发的农民画线上交易平台看到印有农民画图案的餐具、手提包、相框等衍生品,一条“农民画+”的产业链正逐渐形成。
    陈国刚说,当地共开发出80多种农民画文创产品,与杭州万事利丝绸联手开发农民画丝巾等产品,还把农民画“搬”进了华为手机壁纸商城。
    数据显示,2020年余东农民画及文创产品产值超过1500万元,农民增收1万余元。农民画产业美了乡村,富了农民,余东村也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共富的典范乡村。
    2021年“五一”期间,余东村接待游客1.5万人,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收入近120万元,农民画文创产品更是热销。
    如今,余东村乡村振兴的画布也越铺越大,辐射周边更多乡村,结合各村特色产业,开发出农民画碗瓷等产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魏董华郑梦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