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29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全省镇街商会986家覆盖率达91.1%会员数28.8万家 |
福建奏响商会改革发展“山海协作曲” |
|
作者:
■徐志南本报记者俞凤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09 |
|
|
|
|
|
|
初冬,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晋江生机盎然。走进晋江市工商联,展板上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截至今年10月,拥有所属商会48个,其中镇、街道、开发区商会20个,实现全覆盖。 寿宁是宁德市首个实现全覆盖的山区县。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县委书记问进展,县委统战部部长统筹抓,乡镇作为建设责任主体……短短数月,13个乡镇商会全部成立。 闽在山中,闽在海中。近年来,福建省工商联奏响“山海协作曲”,引导各级工商联立足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举措,推动商会组建和作用发挥。全省镇街商会从2018年底的436家增加到986家,覆盖率从40.1%提升到91.1%,会员数从18.8万家增加至28.8万家。 四级联动强覆盖 2018年,《福建省工商联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9-2022)》出台,制定了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时间表”——2021年底镇街商会覆盖率超过80%,2022年达到全覆盖;明确了“路线图”——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推进工作落实。 随后,福建省工商联先后召开3场部署会和多场组织工作片会,会领导分批带队,及时深入市、县调研指导;市、县党委统战部、工商联通过广泛调研、宣传动员、因地施策,协调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组建工作。 福建省工商联通过建立商会发展月报及季度点评通报制度,鼓励先进、树立标杆,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及时收集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另一方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各地结合特色产业、区域经济特征,通过建立镇街商会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当地镇街商会快速组建。 福建向来注重“抱团联动”。福建省工商联注重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协调,自上而下畅通镇街商会组建和注册登记渠道,县级民政局开辟绿色通道。争取同级党委和镇街党委政府支持,将镇街商会建设纳入当地党委常委会议研究议题,列入乡镇、街道考评内容;各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商会成立协助物色会长人选,并提供人员、场地、资金等支持,对担任镇街商会领导班子的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在政治安排上优先推荐使用。充分激发在外乡贤的爱乡情怀,引导他们参与家乡镇街商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福建还以“敢拼会赢”扬名,面对沿海和山区经济条件参差不齐的实际,福建省工商联引导各地以商会改革发展文件精神为指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镇街商会组建形式。南平、三明等山区市一些经济较弱、民企数量较少的乡镇,先成立县总商会分会,再广泛凝聚当地民营经济力量及在外乡贤,进一步发展成独立商会;长汀等山区县个别人口少、经济规模小的乡镇,与相邻乡镇一起成立联合商会;连城县以大乡镇带动周边小乡镇共同开展商会活动,推动工作全覆盖。 党建引领添活力 晋江市英林镇商会在基层组织中颇有影响力,多项工作走在前:率先建设镇级商会大厦、会员不收会费、出台行业用工公约……“这是商会党建引领的结果。”商会会长洪文革说。 福建省工商联着力“两手抓”,一方面,加强商会党组织建设,要求筹建商会时同步建立党组织,强党建带会建,镇街商会党组织覆盖率逾30%。坚持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落实。另一方面,推动镇街商会依法推进注册登记工作,镇街商会登记率超过50%,全省1/3的县镇街商会登记率达100%。此外,通过建立并完善统战工作联络员制度,举办主题培训班,加强当地党委政府与商会良性互动等举措,有效激发了镇街商会的活力。 “中央、省、市传递出许多对民营经济利好的政策信息,更加坚定了疫情之下企业发展的信心……”前不久,漳州古农农场商会党总支书记徐智心与企业老板进行面对面交流。 这是该商会党总支开展的“引领+服务”的企业走访活动。古农农场商会是福建镇街商会建设的一大品牌。成立以来,商会以党建引领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通过党建引领,商会取得成立全市第一个乡镇大数据应用实践基地、成立全市第一个乡镇人才驿站等‘七个第一’的成绩。”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青年创业商会支部书记谢天钟说,商会坚持党建工作与商会工作齐头并进,迅速吸纳200多名会员,引进落地10多个项目,带动3000多位青年实现就业,摘得全国“四好”商会、福建省“四好”商会、龙岩市“非公党建组织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镇街商会组建中,福建省工商联注重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党建工作“有亮度、有力度、有准度”,形成了一批可看、可比、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商会活力得到充分迸发。 履行职能展作为 福建各级工商联指导各地镇街商会积极探索促进“两个健康”有效途径,建立服务机制,引导商会切实承担起政治引领、经济服务、光彩促进、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等职能任务。 承担政治引导职能。发挥福建作为红色革命圣地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推动设立1个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4个省级基地及59个县级基地。各地镇街商会以此为平台,深入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目前,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累计组织1.8万名企业家到各级基地受训。晋江市安海镇商会党委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会员企业车间一线,被全国工商联选树为商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 承担经济服务职能。福建各级工商联创新打造“工商联(商会)+”工作模式,精准服务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六稳”“六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福建省工商联实施“联百会助千企”行动,包括镇街商会在内的2000多家各级工商联所属商会,与各级工商联和850多家异地闽籍商会形成联动机制,为1.23万家企业解决1万多个困难和问题。南平建阳区黄坑乡商会与建阳邮储行合作、福安市社口镇商会与福安农信社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晋江市英林镇商会围绕泳装生产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达350亿元。 承担光彩促进职能。“千企帮千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福建省1483家企业和商会对口帮扶1554个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0.87亿元。武夷山市洋庄乡商会打造“吴三地”水仙茶品牌、云霄县下河乡商会打造“下河杨桃”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标品牌;建瓯市迪口镇商会对接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优产品,年销售额5000万元;宁化县石壁商会协助镇政府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6个、总投资23.26亿元。 承担协同治理职能。福建各级工商联与公检法司等共同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百所联百会”等活动,拓宽法律服务渠道,增强民企依法维权、依法治企意识;与统战、信访等部门建立并落实“四访四通”机制,用好“政企直通车”等诉求反映平台,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在线调解。全省有356个基层商会组建了商会调解组织,调解案例1600个。晋江市磁灶镇法庭采取“法院+商会”诉调对接运转模式,引入商会力量参与调解,为涉诉企业“量身定制”矛盾纠纷解决方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霞浦县三沙商会成立以会长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妥善调解200多起各类纠纷事务。 (图)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王光远(左一)到南平市延平区青年民营企业家商会调研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