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1-29
2021-11-2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追求高质量是科大讯飞不变的发展初心

——解码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得者科大讯飞的质量管理之道

作者: ■本报记者牛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18

    “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绩备受认可,但是仅仅依靠技术就可以让服务、产品行稳致远了吗?坚守质量管理一直是我们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科大讯飞质量管理部总监戴小兰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9月,科大讯飞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入围中国质量奖候选名单并获提名奖的企业在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上亮相。
    从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到“质量之光”年度质量标杆,再到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科大讯飞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一路勇往直前。本次评选有近700家优秀企业同台角逐,科大讯飞入围全国前26强。
初心:精益智造,崇尚质量为先
    “‘质量’分为‘质’和‘量’,只有把‘质’摆在前面,把‘量’摆在后面,先做优再做大,规模化生产优质的产品才能真正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在安徽省质量文化走进高校的活动中对学生们这样说。
    正如刘庆峰所言,追求高质量是科大讯飞不变的发展初心。
    戴小兰在科大讯飞已经工作17年,多年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她向记者介绍,科大讯飞在成立之初便开始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方针”,方针的主要内容是以规范的管理、一流的品质、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这样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讯飞一直倡导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价值和品质,让客户真正感觉到可靠和稳定。”戴小兰激动地说,“中国质量奖是国内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能拿到提名奖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
    科大讯飞本次获奖的“基于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赋能型质量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平台赋能型质量管理模式”)率先定义了开放创新平台的质量特征和衡量标准,建立了可落地、可实施的一套工具方法体系。该模式的运行促进人工智能领域多项核心技术、标准、产品等从0到1的突破,推动AI技术的深度赋能。
    记者了解到,科大讯飞“平台赋能型质量管理模式”的核心可总结为“3311质量管理方法”,即“3大质量特性+3大保障体系+1套制度工具集成+1套价值传导机制”。具体来说,三大质量特性是指资源可得、服务可靠和安全可信;三大保障体系是指“顶天立地”的技术保障体系、“成就客户”的运营保障体系和“纵深防御”的安全保障体系。
    “制度工具集成是围绕技术、数据、人才等9个关键点构建一套完善的规范化制度与标准化流程,并设定平台关键质量评价指标,运用监控运营系统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管理。”戴小兰解释道,“而质量价值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模式的质量双循环,形成‘研究-工程-产品-用户’的迭代闭环,实现源头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创新的双轮驱动。”
决心:攻坚克难,追求质量飞跃
    科大讯飞多年的质量管理探索实践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它正视人工智能行业研发门槛高、应用转化低、安全要求高的痛点,迎难而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听障朋友在我们的AI开放平台上成功创业,他们偶然接触到我们的平台,了解到语音识别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自己与他人对话,还可以走进更多的人,便研究起人工智能服务听障人士方面的应用。”戴小兰对记者说,“谈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研发,很多人都会觉得有距离感,为什么听障朋友都可以加入我们的行列?正是我们用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推动AI能力和方案的直接运用,减少不必要的再造环节,真正降低研发门槛。”
    此外,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双轮驱动的质量提升逻辑,让各个赛道的AI应用平稳落地,更在不同的场景中不断完善。科大讯飞依托平台赋能传导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据+领域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讯飞在教育领域能做得扎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核心研发平台的专家在后台不断打磨技术。”戴小兰分析,“专家将AI能力共享到平台供开发者持续创新和丰富教学类产品,但产品初级阶段是不够成熟的,专家将多个地区回流的海量教育应用数据用于打磨、优化算法模型,实现很多功能从可用到好用的水平跨越。”
信心:对标国际,助力质量强国
    质量把控的基础,是各环节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早在成立之初,科大讯飞就将标准制定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多年来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标准,再走向国家标准,进而向国际标准迈进。科大讯飞是国内较早参与国际语音标准制定的民营企业,发展至今已累计主导及参与国内外标准110项,牵头70%的语音标准研制,其中主导制定6项国际标准,近两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2项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我们的质量管理模式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基于标准化建设、产学研融合发展,经过了一个长期的积累。”戴小兰说。
    从提名奖向正奖冲刺,科大讯飞的质量管理还有待新一轮的飞跃。“当下讯飞正在构建新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拥有扎实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质量管理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变化与发展。”戴小兰认为,当前的质量管理模式依然有提升空间,特别要加强对产业迭代升级的适应能力,这就意味着优化现有模式将是一项长期工作。
    另外,科大讯飞乃至整个行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控制质量管理成本。质量要好,效能也要高。科大讯飞将探索以更合理的质量成本支撑更优的质量管理模式,平衡成本投入和企业效益,加速提升质量管理效能以增强竞争力。戴小兰指出,这里的竞争不仅仅是指行业竞争,同时要对标国际水平。当前国内很多质量管理办法借鉴了国外经验,现阶段中国企业还需要加强创新研究,一方面要继续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要勇于开创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办法。
    “‘中国质量奖设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深知这是要在国内树立质量标杆,不仅仅在国内各个领域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更要让中国优秀的质量管理成果方法走出国门,提升世界影响力,平常我们也以此为目标激励自己。”戴小兰坚定地说,“相信基于对核心技术的热爱和对质量文化的不懈追求,我们还能再创佳绩,我们有信心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为质量强国献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