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23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要建“池”不要注“水” 筑牢防返贫保障网 |
天津市工商联探索帮扶新路径 |
|
作者:
■席昱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415 |
|
|
|
|
|
|
“‘防返贫专项资金池’的建立,探索出一条在结对帮扶地区因各种不可抗力因素,面临返贫致贫风险时,可以精准锁定对象,精细动态监测,精确开展帮扶。天津市民营企业践行光彩精神,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日前,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禹在谈到如何有效防止返贫这一话题时,介绍了天津市工商联打出的一手“好牌”。 原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天津市工商联在2021年初制定了“五个一”工作方案,即“聚焦一个目标;强化一个平台载体;建立一个‘防返贫专项资金池’;开展一系列‘光彩行’主题活动;完善一个工作模式”,并于4月14日召开全市动员部署大会,号召全市16个区分别建立“防返贫专项资金池”,筑牢防返贫保障网。 备好“蓄水池” 天津市工商联围绕“五个一”工作定位,以创新“群团抓总”的方式推进,将政治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扎实做好“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2021年初,成立了由天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为组长,16个区、部分委办局为成员的“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暨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各区各部门按照市委“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原则,对专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王禹介绍,动员部署会后,为解决因灾、因病、因残、因学、因就业不稳、因疫情、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而面临返贫致贫风险等特殊性返贫问题,天津市工商联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践行光彩精神,动员民企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以“小资金,大爱心”方式,在全市16个区分别建立“防返贫专项资金池”,并配合政府做好防返贫专项保险,主要用于结对帮扶地区特困群体。 筑牢“保障网” 随着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推进,天津市“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开展的热火朝天,天津市工商联建立助力结对地区“防返贫专项资金池”,在全市各区已形成全覆盖。 几个月来,各区已募集防返贫专项资金2300余万元;建立资金池所动员企业900余个;天津市工商联引领各区与县级对口帮扶地区工商联签订帮扶框架协议45个;现已对接典型示范项目102个,其中已促成项目11个,已启动、进行中项目91个;报送“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信息动态4期,各区提供信息53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防返贫专项资金池”建立后,天津市滨海新区爱心企业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率先捐赠1000万元,支持防返贫工作,助力帮扶地区产业发展。 建机制“长线流水” 王禹表示,乡村振兴“接棒”踏上了新征程,依然要把防止返贫致贫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做好防返贫监测,早发现问题、早政策干预、早进行帮扶。二是探索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以“专项帮扶资金”模式,专资专用,专注扶助特殊人群,让更多贫困户获得帮助。“防返贫专项资金池”帮扶对象并不局限于贫困户,而是覆盖全村村民,一旦有村民出现因故返贫致贫情况,“资金池”便能提供有效帮助,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工商联组织民企赴帮扶地区开展各类帮扶活动28次,已投入各类帮扶资金约6000万元,形成对口帮扶资金全覆盖。 “‘防返贫专项资金池’时时蓄水,长线流水,充分发挥了风险保障功能,有效挽回了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抵御了返贫致贫风险,筑建起防返贫防线。‘防返贫专项资金池’是预防返贫致贫的‘截流闸’与‘拦水坝’,是贫困地区的‘稳定器’与‘保障网’。”王禹如是说。 “开池放水”送上“及时雨” 据悉,“防返贫专项资金池”的建立功用效果显著,在关键时刻“开池放水”为需要的地方送去了“及时雨”。 今年9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从防返贫资金支出550万元,分别支持青海黄南州乡村振兴项目200万元,用于黄南州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做发展规划;支持甘肃省张家川县乡村振兴项目350万元,用于“互联网+健康扶贫”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据统计,已有7个区启动专项资金,已使用善款745万元,用于天津市对口帮扶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救助水、旱、冰雹灾害;资助困难学生、特困家庭;购买防返贫保险及项目支持,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积谷防饥”;防止“临渴掘井,江心补漏,亡羊补牢”。“防返贫专项资金池”是帮扶地区贫困群众的“蓄水池”、“放心井”与“保险箱”,充分发挥帮扶资金助力帮扶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稳稳筑牢防返贫底线。 “以池联池”探索帮扶新路径 “长贫难顾,小池子只是‘急救箱’,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王禹坦言,“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重要路径,产业帮扶重中之重──要造血不要输血,要资源不要资金,要建池不要注水。 天津市工商联创新产业帮扶模式,扩展产业帮扶思路,拓宽产业帮扶途径,由及时“输血”到注重“造血”,引领广大民企,在消费、产业、公益等帮扶中奉献眷眷爱心,贡献民企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市开展“光彩行”活动累计达成帮扶意向资金约1300万元,产业投资约2500万元,稳步推进了对口帮扶地区的产业提升。 王禹表示,在“万企兴万村”专项活动中,天津市工商联以“防返贫专项资金池”为载体,秉持乡村振兴主题,筑牢防返贫保障网,精心制定方案,精准锁定对象,精细动态监测,精确开展帮扶,助力对口帮扶贫困村脱贫摘帽。 下一步,天津市工商联仍将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将不断提升“光彩事业”政治站位,树立“光彩事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增进“共同富裕”思想共识,开辟更多的“源头活水”,将众多小水池扩展联通,进而助力帮扶地区牢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稳接续乡村振兴,朝着“共同富裕”之路迈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