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2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让数字红利惠及千万家 |
|
作者:
■丁恒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52 |
|
|
|
|
|
|
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了视频演讲。易纲表示,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实践,数字技术正引领和推动着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革。如今,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手机银行、无纸办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正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名义增长9.7%,远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6.7个百分点。 数字人民币,顾名思义就是数字形式的人民币,由央行依法发行,具有人民币现金所具有的全部特性,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工具等功能。2017年起,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目前包括十个城市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从试点情况来看,数字人民币的一大特点是便利性,它把人们钱包中的纸钞、硬币变成手机里的人民币,出门不用再拿着钞票、揣着硬币,只需一个手机或一张卡,就能轻松完成支付。与此同时,数字人民币支持匿名支付,大大提高支付安全性,保护个人隐私,从而使经济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线上化、远程化、无接触和智能化的需求正被逐渐放大,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成果赋能传统行业领域。以服务贸易交易为例,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口径测算,2020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为2947.6亿美元,同比增长8.4%,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44.5%。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如火如荼,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成果,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更激活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互联网和信息科技蓬勃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数字货币推广使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展望未来,打造数字化人民币生态系统,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在零售市场中的流通作用,扩大数字人民币在支付流通行业的影响力,数字人民币必将获取广大用户的认可。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数字人民币能真正走进百姓生活,让亿万人民共享数字生活的全新图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