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11-17
2021-11-17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顶尖大脑”为上海投下创新“信任票”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61
    近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为期3天的论坛期间,这些“顶尖大脑”用实际行动为上海的开放创新投下“信任票”。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生物化学家阿龙·切哈诺沃在参加论坛时透露,自己的实验室正与上海的机构合作,研发抗癌新药。
    药物原理来自切哈诺沃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癌细胞中发现了饥饿中枢。通过对饥饿中枢进行调整,让癌细胞感受不到饥饿,不让它们从周围环境吸取养分,从而使癌细胞自然消亡。
    切哈诺沃选择让这一创新做法在上海落地。他透露,这一项目最早的投资方,是来自上海的风险投资,目前实验室正与中资企业合作。
    随着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连续开办四届,越来越多的“顶尖大脑”选择将最新研发成果就近落“沪”。
    位于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教授领衔组建。
    “来到这里,我充分感受到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决心和力度。这里良好的科创生态和人才支持,让我静下心来专注科研。”迈克尔·莱维特说,未来将携手复旦大学更好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深耕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等前沿领域,加快形成新的原创成果。
    一项项成果在这里落地,一个个“顶尖大脑”选择将上海定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上海,也在为全世界科学家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舞台。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期间,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面积达6.95平方公里的国际创新协同区全面启动。这一区域中的顶尖科学家社区规划建设包括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联合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以及莫比乌斯科学公园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等,将定位为“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
    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既是全球科学家和创新者的共同期盼,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目标。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上海有信心成为洋溢科学精神、澎湃创新梦想的智慧之城、创造之城、理想之城,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周琳杨有宗)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