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15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三位一体”畅通暖商护企通道 |
南安市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
作者:
■苏国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33 |
|
|
|
|
|
|
就如何更好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畅通暖商护企通道这一问题,南安市工商联给出了解题的"南安模板":从"平台建设、机制构建、宣传普法"三大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福建省南安市工商联现有会员企业24300多家,建有23个乡镇商会、20个行业商(协)会,71个异地商会(其中外埠商会62个)、11个海外商会,是全国首个实现国内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异地商会全覆盖的县级工商联。 众多的商协会共同构建起了庞大的组织网络和民营经济力量,就如何更好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发展,畅通暖商护企通道这一问题,南安市工商联给出了解题的“南安模板”:从“平台建设、机制构建、宣传普法”三大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出司法服务“组合拳” 2018年,南安市工商联主动联合市法院共同建设“法商联动平台”。平台由线上网站、手机客户端和线下刑事、民事、执行等法官定期驻点办公室共同组成,为商协会及会员企业提供联动化解纠纷、法律咨询、案件信息查询、失信信息查询、推送典型案例、提供风险提示等六大司法服务,推动审判服务和司法工作打破地域限制。 自平台设立以来,各南安商协会与南安市司法审批部门以平台为依托实现了联动协作、直连互通,畅通了司法服务渠道,累计共引导南安籍民营企业诉前化解纠纷175件、执前化解涉企执行案件48件、在线化解纠纷223件,协调“转续贷”13件,提供信息查询(咨询)1100余次,推送典型案例75个,有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筑好商事调解“防火墙” 商事调解是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重要一环,是民营经济组织和民营经济人士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防范、化解民营经济领域法律矛盾纠纷的积极作用,南安市工商联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积极构建民营企业家参与的商事调解工作机制,于2018年成立了商事调解委员会,先后聘请了两届共20余名该市支柱行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商事调解员,发挥各自对行业的专业化优势和影响力,高效便捷地排查、受理、调解民商事矛盾,促进和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 南安市工商联商事调解工作机制既扮演了司法部门的助手角色,节约司法资源配置,又以商事领域调解为切入点让民营企业家协同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建好法治思想“宣传栏” 南安市工商联将法律宣传工作作为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以“工商联牵头、商会主办、企业参与”的模式针对热点问题开展民营企业法律宣传讲座,如开展“民法典进商会”活动、组织企业家参加“检察开放日”等,邀请市法院、市检察院中资历深、专业知识硬的法官、检察官为民营经济人士讲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合同的签订、诉讼时效等常见法律行为进行了风险提示,有针对性、实用性地帮助企业家提升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积极发挥南安市工商联公众号、会刊《南安商讯》的宣传普法作用,以专栏的形式不定期刊登相关法律知识、报道商事违法案例、传达各级工商联法律工作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引导总商会及各基层商协会会员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坚守法律底线,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