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11-15 第05版:五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加强部门联动 创新普法服务 提升干部素质 |
广东多维度推动法治民企建设 |
|
作者:
■粤商宣黄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3393 |
|
|
|
|
|
|
疫情之后复工复产,如何解决劳动用工、租赁合同、经济合同纠纷等问题?企业“直播带货”又有哪些法律风险需要防范?40多篇一问一答的法律文章被“热乎乎”地端至广东各企业面前。场场专题讲座为民营企业答疑解惑,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在线观看超过100万人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东省工商联党组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普法服务工作,在全国工商联系统第一个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律师志愿服务团等队伍和平台,率先打造应对疫情普法服务综合体系。 这是广东省工商联为民营企业普及法律法规,解决法律问题的缩影。 近3年,广东省工商联借助全省各相关部门合力,为330余家商协会、近3万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协助企业办理复工复产手续近2500件,指导近2400家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为1000多家企业提供公证服务和解决实际困难。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受理和处理各类咨询约1800多宗,化解可能引发的纠纷1200多起。 多措并举之下,广东省法治民企建设不断推进,有效保障了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民营经济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 多部门合力创建普法工作品牌 台下座无虚席。在“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上,多名法学法律专家与东莞市170多位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企业代表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都在现场得到了法律专家们深入浅出的答疑,并提出了针对性强、有实操价值的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和意见。 近年来,广东省工商联不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同联动,打造普法宣传队伍,形成普法工作合力。 广东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省律协……各单位在广东省工商联的“黏合剂”作用下,建立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法治宣传教育长效合作机制,并积极推动全省各级工商联与公检法司等单位建立沟通联系工作机制。 广东省工商联与省内近30家有关单位合作建立了联席会议机制;与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共同搭建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机制和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也不断完善。 除体制机制完善以外,广东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普法工作队伍也不断拓展。广东省工商联组建近700人的联络员、调解员、法律委员会、律师服务团、法律顾问等队伍以及29家暖企法律服务基地组成的普法工作队伍,构筑包括工商联法律工作机构、法律服务机构、政府实务专家、法学学者、律师、企业家等在内的专兼职普法工作队伍,为普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如何打通法律走进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广东省工商联的做法是:普法工作品牌不断创建,普法的精准性也逐步增强,一个个特色普法工作品牌持续深化,送法进商会、进企业。 如今,法律宣传月活动已经迈入第十年,形式逐步拓展至专题宣传、风险防范培训、法律咨询、律企对接、企业法治体检、守信承诺、法治文化创建等多方面。 “2019年以来,广东全省工商联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超6万场次。”广东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6月以来的5期“法治民企”大讲堂活动就已经超过60万人线上线下观看。此外,广东省工商联还联合省司法厅、省律协开展“千所联千会”活动,推动全省123家县级工商联和1505家商协会与近千家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推动企业建立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制度,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免费法治体检”“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圈”等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融合普法 为企业解忧愁 复工复产中常见的合同纠纷、工期延误等问题如何解决?“疫情作为不可抗力,可能成为延期交付的理由,但涉及民生领域项目,绝不能因疫情影响工程质量和品质,否则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企业复工复产一线,广东省工商联抗疫律师志愿服务团成员向企业提出若干建议。 维权助力不仅在线下。如今,企业相关人员打开“粤商通”手机程序,搜索“企业维权”,点击“我要维权”,或登录广东省工商联网站,点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平台”即可在线实现投诉维权案件办理,快速得到法律服务。此外,广东省工商联还横向联通40多家有关单位,纵向连接21个地市人民政府以及工商联和民营企业投诉受理机构进行线上维权平台建设。 在维权服务中进行普法是增强普法实效性的有力途径。广东省工商联不断推动实现维权上云触网,将普法贯穿于企业维权服务全过程,在接受企业投诉、咨询以及开展调解等工作中,根据案件特点,及时宣传法律法规政策。 商会调解在民营企业维权过程中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广东省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于2021年成立。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工商联系统成立各类商会调解组织200多家。与广东省法院建立民商事纠纷调解与诉讼对接工作机制,与省司法厅建立商会调解与人民调解联动工作机制以及商会调解与公证对接工作机制……“商会调解+”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全省工商联系统和受理民营企业投诉机构共协调处理民营企业各类投诉、维权、求助、咨询超1万宗(次)。”广东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围绕高质量发展中心议题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工商联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普法。 围绕服务“六稳”“六保”,一系列“优惠政策话你知·暖企行动”不断开展,打通惠企政策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企业微课”“线上培训”等宣讲平台在各级党委统战部、工商联和商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上线,向企业分类推送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政策知晓度。 合力在惠企服务中普法,广东省工商联还联合省税务局召开多场税企座谈会,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援企稳岗政策进民企、促和谐、助发展”宣传季活动,助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 在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命题上,广东省工商联着力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融入大湾区,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商合作高峰论坛”,发动港澳商会参与“湾区”标准规则制定,全力宣传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落实。同时,加强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政策法规宣传,实施“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的“两送一防”行动,举办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法律法规及风险防范专题讲座。 夯实普法基础 坚持依法履职 近年来,广东省工商联始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推进法律进机关,全力提升干部学法用法水平。“只有干部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够更好地助力民营企业法治意识的形成。”广东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着力提高机关人员的学习效率和成果?广东省工商联不断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 开展“全省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等一系列法制课,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雷彪带头作表率,为广东省工商联机关及全省工商联系统授课,同时率领全体干部集中观看庭审直播,认真落实广东省关于建立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学法用法机制的意见。召开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会65次。 此外,广东省工商联还不断通过专题讲座、集中观影、实地参观、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方式锤炼党性,发放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学习资料和成套干部培训教材,依托“网、微、刊、栏”和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学习强国”等学习载体,开展学习评比表彰,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广东省工商联机关干部年度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以普法学法为途径不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在依法决策制度化方面,广东省工商联聘请省内知名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单位,建立公职律师制度,落实集体决策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党组会议、驻会主席办公会议制度和党组工作规则,注重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作用,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实现党组依法依规决策。 与此同时,广东省工商联持续在参与立法中深化普法。积极组织商协会、民营企业参与涉企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论证、征求意见和立法后评估等工作,引导推动商协会和民营企业在参与立法工作中加强对法律法规政策的理解和学习,增强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2019年以来我们参与50多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修订工作,在参与立法中常态化开展普法。”广东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
|
|
|
|
|
|